深夜,刘备肚子饿,辗转难眠,外头突然飘来一阵香气,他寻着香气来到街上,只见远处有一盏灯光,走近一看,原来是卖烧饼的小贩……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是储备一天体力的泉源。随着现代化生活的脚步,已很少人在家自制早餐;走出家门,中西式早餐店林立,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令人食指大动。而传统早餐店依然最受青睐,一杯香浓豆浆、一套香酥爽口的烧饼油条,就可以让人吃得津津有味,充满幸福。
豆浆、烧饼、油条是传统的北方饮食,随国军来台,从眷村传播开来;虽然做法简单,却是渊远流长,它们背后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西汉刘安做豆浆为母进补
豆浆起源并没有很确实的考据,有一说为民间的厨师所发明,也有传说是战国时代名将乐毅为医治母亲所制,甚至连韩国都曾主张豆浆是由他们发明的。而在众多说法当中,以“豆腐之神”刘安最为著名。
相传,西汉淮南王刘安是一名孝子,在母亲患病期间,为了替母亲补充豆类营养,便将不易病人消化的黄豆磨碎,滤出豆汁后加水制成豆浆给母亲饮用。本草纲目中记载:“豆浆,利气下水,制诸风热,解诸毒”,刘母长期饮用豆浆,病情也逐渐好转。日后,刘安于淮南八公山上炼丹时,将石膏混入豆浆里使其成为豆腐。淮南从此被认为是豆腐的起源之乡,刘安也被豆腐业者奉为神祇。
《绮翁忆梅庵杂记》记载豆腐业淮南王刘安云:“相传黄历九月十五日,为淮南王刘安诞辰,内地豆腐业者均于本日举行公祭,祭毕聚餐。”
烧饼来自西域 开张前先敲响案板
干香酥软的烧饼,其实并非起源于中国东土,而是来自西域的食品;当时中国称外来文化为“胡”,因此当时的烧饼称为胡饼。在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记载了胡饼的制法:“面一斗,羊肉二斤,葱白一合,鼓汁及盐熬令熟,炙之,面当令起。”后来胡饼在中国盛行,人们便将其改名为烧饼。
早期小贩在卖烧饼时,总是会点灯、敲响案板以告知客人烧饼摊子开张了。然而很少人知道,这项惯例其实跟三国时代的刘备有关。
据传,刘备早年被蔡瑁追杀,在逃亡途中遇上水镜先生的牧童,便跟着来到先生家借住一晚。由于时间已晚,水镜先生也用过晚餐了,刘备虽然因为逃亡而未进食,也不好意思开口要人家做饭。
深夜,刘备肚子实在饿得受不了,辗转难眠,只见时间来到四更;外头突然飘来一阵香气,他连忙跑出户外,寻着香气来到街上,看到远处有一盏光,走近一看,原来是卖烧饼的小贩。这下总算能一解饥饿之苦,吃完烧饼后,刘备向小贩建议:“除了点灯,不妨敲敲案板,这样客人才找得到啊。”从此之后,烧饼摊子营业时,除了点灯外,还会将案板敲个啪啦啪啦响,告诉客人“好吃的烧饼在这儿呢”!
油条源于南宋 小贩捏面人油炸秦桧泄忿
油条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因为宋朝奸臣秦桧陷害岳飞,民间愤恨秦桧夫妻,便捏成面人丢入锅中油炸来泄忿,故称“油炸桧”又作“油炸鬼”。而油条中间为何有条一分为二的沟线,同样有个来由。
南宋时,在京城众安桥有两家小吃摊,一家卖芝麻葱烧饼,一家卖油炸糯米团。一天,两家摊子刚歇下早市,休息闲聊,聊到秦桧夫妇奸计害岳飞之事,愈聊愈生气,卖烧饼的那位拿了两个小面团,揉捏成一男一女面人,然后用力以刀子剁砍,另一位则是跑回自己摊子把油锅端来,将那两个被剁烂的面人重新捏好,背对背地贴在一起,丢进滚锅里大火油炸;一边大喊着:“看啊!油炸桧!”路人一听都觉得新鲜,纷纷围过来观看,并痛快跟着大呼:“好啊!油炸桧!油炸桧!”还有人把两个炸焦的面人捞起来吃下肚,藉以泄忿。
这件事后来传播开来,人们都想吃吃“油炸桧”。那两人也干脆不做原本的生意了,合在一起卖“油炸桧”。由于背对背的两个面人捏起来挺费事,于是他们干脆将面团切成许多小条,拿两条来用捧子从中间一压,扭在一起,放进锅里油炸,就成了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油条造型。
另外,不少人应该都在早餐店吃过“烧饼油条”,香酥烧饼夹着油条,吃起来相当对味。不过烧饼夹油条,可是台湾特有的吃法。台湾吃烧饼来自早期的眷村,当时一些喜欢聚在早餐店吃早点的外省老乡们,觉得吃完油条后得先洗手才能继续进食,是件麻烦的事,于是就将干烤不油腻的烧饼从中切开,夹着油条吃。这样既能享受美食,又能省去洗手的麻烦。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连简单的早点小吃都能有一段饶富趣味的故事。尔后在品尝美味早餐之余,我们也能遥想古代饮食文化的乐趣了。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古人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