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相近,习相远”,孔子对人性的这句模糊学的概括,实在是非常高明的。性怎么近?是善是恶?后人尽可以随意去高论,于是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纷纷出台,成为人性论的代表性观点。不管人性论多么有歧义,恶的客观存在是论者们都承认的。
人生在世,自然要求生存、求发展。而求生存、求发展,当然会有欲念。欲念有好有坏,于是善恶生矣。
为了扬善抑恶,中外智者们想出了不少办法,其中较普遍使用的可以概括为投豆法。
宋代赵康靖公在桌子上放两个瓶子,一个放黑豆,一个放白豆。起一善念,放一粒白豆。起一恶念,放一粒黑豆。初时白豆少黑豆多,后来则是白豆多黑豆少。大思想家朱熹教门人时评论过此法,指出:“前辈有欲澄治思虑者,于坐处置两器,每起一善念,则投白豆一粒于器中;每起一恶念,则投黑豆于器中。初时,白豆少,黑豆多;后白豆多,黑豆少;后来遂不复有黑豆;最后则虽白豆亦无之矣”。(《朱子语类》)卷113《训门人一》)用此法检修心念,在今人看来不免滑稽可笑甚至笨拙,但古人靠此法成功者确实是有的。明代徐溥就用此法克制私念:起善念,说善话,行善事,就在黄豆瓶中投黄豆;起恶念,说粗话,行恶事,就在黑豆瓶中投黑豆。日积月累行善,黄豆最后到底比黑豆多了。他最后官到华盖殿大学士,仍然坚持积善除恶,修身养性。古人把这种方法叫做入德之方。用这种入德之法,他们见善必行,知过必改。“昼勤三省,夜必告天”,所以黑豆白豆之法虽然简单,却为贤智者所不弃。
此法的发明权属谁呢?季羡林先生1948年发现在《大藏经》《贤愚经》卷13也有类似的方法,不过不是用豆子,而是用黑白石子。“以白黑石子,用当筹算。善念下白,恶念下黑”,“初黑偏多,白者甚少。渐渐修习,白黑正等。系念不止,更无他石,纯有白者。善念已盛,逮得初果”。另据《地藏本愿经讲记》《如来赞叹品》第六,也记有“教其观心:起一念恶,即取黑豆入袋;起一念善,即取白豆入袋。如是临睡数之,黑多白少;日日观心,不觉白多黑少。最后,纯白无黑”。
可见,投豆法是在中国和印度产生的一种道德修养法。
古人在培养高尚情操方面,用了一些“笨法”,但是长期坚持下去却是不易的。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确确实实能收到成效。今天的道德修养,不是从中可以学到不少东西吗?
- 关键字搜索:
- 智者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