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一股股涨价“寒潮”袭向中国。物价一片“涨声”中,“今天啥便宜啊”便成为时下人们见面的“问候语”。
中新社报导,在未能解决温饱的1950年代,“吃饭了吗”是当时中国民众最广泛、最流行的见面问候语。而今年飙涨的物价,正在“侵蚀”着民众,人们见面问候语悄然换成了“今天啥便宜”。
尽管“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苹什么”、“糖高宗”、“油不得”、“棉花掌”等一连串由涨价潮催生的热词广为流传,但这远不及民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哪里东西实惠”。
面对物价不断上涨的压力,中国百姓已从一开始喋喋不休的抱怨,开始转向理智的精打细算,到处寻求“便宜货”、“替代品”,或者拉身边的亲朋好友组织批发、团购,力图将生活成本降到最低。
于是,街头巷尾、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或是茶余饭后,听到的最多的谈论便是哪里能够淘到物美价廉的便宜货。互联网上更是热闹非凡,网友们纷纷发帖、灌水,搜集“情报”,搜罗特价商品,交流购物心得。
在一家企业工作的王先生说,“只见物价节节高,就是不见薪水涨,我现在成了典型的‘菜奴’了。”他说,自从老婆怀孕后,该吃的、该用的一样也不能少,唯一的就是在价格上精打细算,现在他经常从邻里亲朋处打探“今天啥便宜”。为了图便宜省钱,他甚至开车去郊区农民的地里买回一周的水果和蔬菜。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今天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