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移民问题半世纪无解 贪腐内幕重重

【williamhill官网 记者谢德润综合报导】据东方网报导,从1956年到1965年期间,渭南市共有28.7万名民众被迫搬迁,而移民土地被挤占、移民资金管理混乱、移民补偿款被截留等问题成为一笔历史烂账,半世纪过去了,被迫迁徙的居民居住和经费问题仍未获得解决。

数十年迁徙 身心俱疲

1956年首批渭南市民,回应“迁一家,保千家;一人迁,万人安”的伟大号召,迁移到宁夏平吉堡。县里的干部说宁夏平吉堡那里有房、有井、有地,然而现实却是“除了一片荒草滩,啥都没有”,后来又被迫迁往宁夏陶乐。之后三门峡水利枢纽功能调整,历尽磨难的移民再次被迫迁徙。大荔县平民乡赵德龙一共搬迁8次,每次都舍房弃屋、损失惨重。

问题内幕一:居民返居土地被政府拿来谋私利

因安置地的恶劣,使被迫离乡背井的移民频频上访,并要求迁回库区老家安置定居。1985年有关当局批准了15万移民返库定居,渭南市移民局工会主席李万明表示,“国务院按照15万人次,划拨安置经费2亿元及土地31.2万亩与大批计划内物资。当地政府却擅自压缩返迁移民人数,使实际返迁人数减为73,965人。” 实际返库安置的73,965名移民也仅占用了中央划拨31.2万亩土地中的14.8万亩,剩余的10多万亩土地成了渭南的富余土地。”李万明说,“富余土地被渭南市移民局对外出租承包,每年获利千万元,甚至有领导干部随便将土地送人,从中谋取私利。”期间,李万明持续的举报移民问题,却始终无法得到相关响应。

问题内幕二:移民资金被政府胡乱搞投资

1992年,渭南市移民局动用300万元移民经费向一家外资(法国)企业投资,开发矿泉水项目,但随着该公司的破产,300万元资金也跟着打了水漂。1993年,该局和陕西省移民办及水利部移民办各拿出75万元移民经费,在陕北子长县投资打油井。结果,油井贫油报废,投资损失殆尽。1994年,渭南市移民局出借50万元移民经费给澄城县某开发公司,至今仍未还清。根据李万明统计,渭南市移民局移用移民经费胡乱投资,总亏损额高达3,000多万元。

问题内幕三:紧急灾后重建款两年仅拨1%

事实上,不仅移民经费被挪用,这些渭南居民的灾后重建款的使用也不知去向。据悉,2003年因罕见的五次特大洪峰而成灾民,国家发改委批准后,2004年下拨了5,906万元紧急灾后重建款,但真正发到灾民手里的重建款只有50万元,不到总额的1%,但在此期间华阴市却耗资1600万元建起了市委、市人大新办公大楼,未拨款项的去处不禁使人联想。

渭南移民问题“无解”

根据《暸望东方周刊》表示,为了核实渭南移民问题的相关情况,该刊记者联系渭南市委宣传部,请求采访渭南市政府领导,被告知“领导不在”,无法安排。另外来到渭南市公安局,欲就移民稳定问题进行采访,同样被告知“领导不在”。数十年来的移民问题仍悬而未决,拨发的补偿金亦不翼而飞,对于被迫移民的民众而言情何以堪。

本文留言

作者谢德润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