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雷曼兄弟悲情“命里注定”

 2010-09-21 15:2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两年前的9月14日,在金融风暴尚未席卷全球之际,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告破产。这家具有158年历史的世界金融大鳄转瞬间居然轰然垮台。活生生上演了一场华尔街悲剧。

更严重的危机和恐慌接踵而至:雷曼倒闭的当日,美国道指下跌500点。第二日,资产价值上万亿的美国国际集团(AIG)也告急;美国几大货币基金大幅亏损,导致投资人大规模挤兑现金;银行之间也不敢相互借贷,整个信贷市场呈胶着冻结状态。所有的投资银行及许多金融公司都陷入融资危机。更大的灾难指日可待。

这时,美国政府开始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地拯救市场,拯救所有“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出资870亿美元来填补AIG的窟窿;将投行巨头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转成银行控股公司,得到美联储的保护;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减缓银行资产亏损的负担。美国政府的决心和措施得到市场的认同,恐慌开始得到舒缓。

现在痛定思痛,雷曼兄弟当初如果不倒闭,是否会令当时的局势更好?雷曼当时的掌门人富尔德一直怪罪美国政府不出手挽救,他一直像吃了定心丸一般认为政府会拉雷曼兄弟一把。但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一直坚持说他曾明确对富尔德表示政府不会伸援助之手,并几十次敦促富尔德去找买主或稳定融资,否则坚持不下去。保尔森说,富尔德是“最乐观的人之一”,“只听他想听的话”,太想当然,所以“我给了他个教训”。

其实,当初面临倒闭威胁的岂止是雷曼兄弟一家,所有华尔街投行都处于同样困境,这同它们高风险和高杠杆的经营模式有关。投行的资产/股益杠杆率一般为25倍左右,一旦危机来临,资产缩水超过4%的话,就是事实上的资不抵债,岌岌可危。同时,这些投行的融资是短期的,每天要借上百亿美元资金,如果市场失去信心,不再为其运作提供融资的话,那破产立马变成现实。当时所有投行的资产负债表上都有大量的房地产抵押衍生品,这部分资产随着次贷危机的蔓延而损失惨重(高盛因为脱手早而损失有限)。

美国的五大投资银行最终在金融风暴的山呼海啸下荡然无存。但除了雷曼,其它的都幸免于难,转危为安,现在又开始创造丰厚盈利。而雷曼兄弟的悲剧,除了主要归结于它的高层管理,尤其是其独断专行的富尔德在危机时刻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好像没有其它更好的解释。

其实,雷曼兄弟在整个危机过程中一直不乏买主。2008年3月份,雷曼股价为38美元时,巴菲特愿意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收购,但富尔德要卖56美元;当科威特主权基金对雷曼兄弟感兴趣时,富尔德又漫天要价到65美元;当同美国银行商谈合并时,还坚持要得到雷曼兄弟的多数控制权。最后,富尔德把赌注压在英国的巴克莱银行身上,也因为后者需要经过法律程序而赶不上时间。总之,富尔德一直在挑肥拣瘦,贻误了最好的拯救时机。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在雷曼兄弟事件的整个过程中也确实没有助一臂之力。当时,美国政府因为三月份救助贝尔斯登而备受指责,被认为是同金融机构沆瀣一气,滋长金融体系的道德风险。在这种压力下,美国政府开始试着让金融机构破产,试试市场的承受能力。如果美国政府当时决意要救雷曼兄弟的话,也不是不可能的。美国银行在考虑购买雷曼兄弟时,曾请求美国财政部提供损失保证,但被拒绝。巴克莱在与雷曼兄弟谈判时,曾希望美联储能提供援助,也被回绝。富尔德曾向纽约联储建议将雷曼兄弟转成银行控股公司,但被认为是无稽之谈。然而雷曼兄弟倒闭后不几天,其同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却都转成银行控股公司。

也许金融风暴还正需要雷曼兄弟这样一个重磅炸弹的引爆,来引起全球上下的警觉。只可惜与雷曼兄弟相关的员工、股东、债权人等受害至深。其2.5万雇员丢了工作不算,大部分还都有雷曼兄弟的股份,几个月前曾值50美元一股,转眼间变得一文不值。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中国证券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