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误的常识:“裹小脚”出于儒家传统吗? (图)

我从小所处的意识形态氛围是以反封建为主旋律的,我小时候看书学着称孔子叫“孔老二”,曾经让我爷爷很不高兴。有一个结论,我曾经以为是历史常识。那就是中国过去之所以有女人裹小脚的习俗,是出于儒家传统。如果这个结论属实,儒家的理念实在是太反人类了,至少是压迫女性。

不过我最近几年真正用了些心,发现事实并不是那样。从儒家的主要经典里,尤其是先秦儒家,很难找出儒家歧视女性的证据。倒是基督教更有很多白纸黑字论证女性对男性依附关系的文字,比如《圣经》里“哥林多前书”中讲“男人是女人的头”。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干脆说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变的。

具体到女人裹小脚这个中国特色。余英时先生早已指出裹小脚并不是来自于儒家传统,甚至也不是来自于宋明理学“我想指出一个重要却被长期忽视的事实,理学的创立者程颐(1033-1107)的所有后代,直到元代都忠实沿袭不缠足的家族传统”(余英时先生作了很多澄清对儒家的文化误解的工作,参考丁传靖编《宋人轶事汇编》(中华书局,1981),卷9,第2册,页455)。这并非孤证,我爷爷和奶奶的家族,都是江南的书香门第,几代都是正统儒家传统的知识分子,他们两个家族的女性可考证的,即使我奶奶和我爷爷的母亲到祖母一辈也并不缠足,那可以上推到上上个世纪的中叶。另一个辅证是,为什么同是儒家文化圈的朝鲜和日本都没有这个习俗呢?

可是缠足这个陋习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我外公家是山东的三代贫下中农,他14岁就参加了八路,他的母亲就是裹小脚的。这种习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最早的中国人并无缠足之习气,不过欣赏女子足弓纤瘦的审美倾向倒是有的。苏东坡曾做《菩萨蛮》一词,咏叹“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就像西方人爱欣赏芭蕾舞一样,拿足尖点地是很疼的,要从小练,我小姨年轻时候被选进部队文工团,跳芭蕾,把脚指头都跳变形了。后来经常听她控诉“万恶的芭蕾舞”。而且《宋史·五行志》记载宋代的缠足,并没有像后世那样伤筋动骨地弓弯足趾,只是使脚显得“纤直”,大概就像现在有些时髦女穿很尖的高跟鞋一样,当时称这种式样叫“快上马”,主要在一些不从事体力劳动的贵妇人中流行。

可考证的从幼女开始的缠足,是从蒙元时期开始在民间流行的。这一趋势,到了满清入关,满州统治者对汉族男人,推行“留头不留发”,以比南京大屠杀更残酷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实现了征服,对于汉族的女人,也不许缠足,但后来出于各种考虑就放弃了,而这反而激发了“缠足”之风在民间的更加普及,到了女子以不缠足为耻的地步。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