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记者为何频频遭袭?

 2010-08-10 22:5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方玄昌剃过的头上,一道五厘米长的伤疤揭示了他6周前的遭遇。6月24日晚间,两名男子手持钢筋条从背后袭击了作为科技记者的方玄昌。方玄昌相信,这两名歹徒是被一名医疗产品推销商雇用的,他在自己的报道中曾把这名推销商称作骗子。

警方在寻找袭击者方面至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而方玄昌表示,几名目击证人都尚未被询问。

对记者施暴在中国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最近几宗记者与所报道企业之间发生的冲突,让公众对媒体和政府权力令人困惑的角色展开了一场愤怒的辩论。

方玄昌供职的《财经》杂志的副主编罗昌平表示:“过去我们看到许多案子是媒体直接跟权力机关对抗,但现在,某些人是因为碰触到他们个人利益才动气来了。”《财经》杂志长期以来一直以调查性报告闻名。

上月,在《经济观察报》(Economic Observer)记者仇子明报道了浙江省某县上市公司凯恩股份(Kan Specialty Materials)的财务违规行为后,当地警方将其列入全国通缉名单。

网民的抗议迫使警方取消了通缉令。不过,他们尚未结束自己的调查。

同一周,《华夏时报》(China Times)一名记者报道深国商(Shenzhen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可能涉嫌非法财务交易后,遭到袭击。

一天后,一伙自称为霸王国际(Bawang International)员工的人袭击了《每日经济新闻》(National Business Daily)的记者。此前该报报道称,霸王销售的洗发产品中含有有毒化学物质。

罗昌平表示:“一家企业能够动用国家权力机关帮助自己,这背后的关键是:我们的警察和司法不独立,行政权可以直接影响司法,而且权力跟资本已经联合起来了。”

他表示,一些地方党政干部经常在记者报道了他们的个人财务状况后,要求执法机关或法院与媒体对抗。

上月,安徽省某地一名宣传部长被判犯有受贿罪。同样在7月,重庆市委开始对该市某宣传部副部长展开调查——在一则负面报道引发的争论中,这名副部长涉嫌充当重庆希尔顿酒店的中间人。

然而,媒体与政府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传统上将媒体视为宣传工具。记者的职业发展方向包括进入党政部门任职。中共宣传部门的官员常常会担任国有报纸或广播电台的总编。随着中国经济更为市场化,尤其是媒体更为商业化,媒体与企业间的界限已变得同样模糊。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