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名女书画家曹贞秀藏“紫袍玉带”砚(图)

在清代4300多名书画家中,女性书画家不乏其人,乾隆、道光年间的著名女书画家曹贞秀名列其中。尤其是她珍藏的“紫袍玉带”端砚,是研究女性书画家精神追求的佐证。

砚长17.4厘米,宽11.6厘米,高3.8厘米,呈紫赤色,石质细嫩,包浆自然。砚面琢成瓶形,瓶口为砚池,瓶身为砚堂,造型朴素典雅。砚堂有冰纹、金银线、火捺、鱼脑冻、蕉叶白、簇拥鹅鹬青花,隐约可见研磨墨痕;砚腰环绕嫩黄浅绿色石脉纹一道,为典型“紫袍玉带”端砚。砚背洼下,中央竖刻两行楷书砚铭:“乾隆甲寅春曹贞秀藏”。下钤篆书“贞秀”方印。

“玉带”砚被历代骚人墨客推崇。“玉带”砚最早记载见于元代文学家、书法家杨维祯撰《玉带生传》:“玉带生”是文天祥藏的一方端砚,因其腰间有一条白色玉如带,名曰“玉带生”。元代诗人张宪据此作《玉带生歌》,他在序中说:“‘玉带生’,端人也,事文山丞相为文墨宾……丞相素重之,呼召不以名,但曰‘玉带生’。”清康熙年间,文天祥家藏这方“玉带生”砚重现民间,为苏州巡抚宋荦所得,后被乾隆皇帝收藏,编入《西清砚谱》,砚侧加刻“御铭”,其中有“激切尽节易,从容尽节难”高度评价文天祥。砚背刻乾隆御题《玉带生歌》铭文。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文天祥“玉带生”砚的赏识。

紫色代表“紫气东来”、“大红大紫”,寄托希望和未来;尤其砚腰环绕嫩黄浅青色石脉,为自然生成的紫赤色端砚添了无穷魅力。古人冠以“紫袍玉带”美名,寓意“玉带缠腰”、“吉祥如意”。曹贞秀这方“紫袍玉带”端砚砚铭“乾隆甲寅春”,即乾隆五十九年(1794)春。是年曹贞秀三旬有二,正是“红颜恃容色,青春矜盛年。”她珍藏这方端砚,不仅承载了乾隆盛世、自然和谐的文人心态,而且彰显藏者仰慕热血男儿文天祥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

曹贞秀(1762-1822),字墨琴,自署写韵轩,安徽休宁人,居吴门(今苏州),曹锐女,王芑孙之妻。无金粉之好,工诗,能书,善写梅,有画梅横册,书法钟王,所临十三行石刻,士林推重。著《写韵轩集》,有名作《桃花源记》词,时称“墨琴女史”。王芑孙(1755-1817),字念丰,号惕甫、铁夫、云房,长洲(今江苏苏州)人。12岁能写文章,乾隆五十三年(1788)召试举人,官华亭教谕,曾任松江(今上海)知府。肆力于诗,最工五古,书法直逼刘墉,不期而合。著有《碑版广例》等。”可谓“夫妻书法家,墨趣传佳话。”
 

本文留言

作者许满贵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