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社保问题专家郑秉文在最近的一次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引入个人账户的作法不成功,规模庞大的空账已经形成。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13号的一次研讨会上说,中国上世纪90年代在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方面借鉴智利因素,放弃原来的现收现付模式,引进逐渐积累式的个人账户后,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在此制度确立前的职工的养老金,由后来缴费者负担,个人账户的资金用于支付养老金,形成规模庞大的空账。”郑秉文认为,个人账户出现庞大空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解决对已退休职工养老金“历史欠账”的补偿。
英国商会首席中国顾问吴克刚博士表示,养老保险出现空账也许还有其它原因,包括配套的统筹资金不到位,个人账户上的钱的投资回报无效或低效,等等。吴克刚不认为养老金出现空账或亏空是个反常的事情:
“西方也有这种情况,以前是养老金需要靠现在在工作的职工交的这个钱来给他们发养老金,这个是全世界标准的做法。在英国,我想在美国也是一样。就是说现在工作的这帮人交的钱就为现在退了休的这帮人付养老金,那么现在工作的这帮人退休了,就靠以后工作的那些人,所以养老金的它的这个做法,经常是出现如果投资回报不好,特别是股市或者是楼市回报不好,或者是银行率回报不好的话,就出现缺口。这种情况现在在很多国家都有,英国很多大型企业跟地方政府的养老金也出现大量的缺口。这个是正常的现象。你现在交多少钱,并不是说你现在交的这个钱就留着你将来养老。就像我们交税一样的。今年你交上的这些钱就是拿去发给今年退休的那些人。所以经常碰上像今年退休的人多了,那它那个钱就不够发了。或者今年投资回报不好了,它有时候就会预测说将来在什么时候它这个养老金会出现空缺。还有一些企业它配套资金不到位也出现亏损的情况。”
山东大学教授孙文广向记者介绍了当下中国养老金制度的推行概况。他说,中国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不太大,但主要由本人购买养老保险的部分私营企业职工以及广大农民,则是养老金制度中的弱势群体:
“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原来它的做法就是由国家来支付。比如国家的公务员,公立的高等学校的教职工,他们的养老金是由国家来提供的。所以它的问题不太大。像我自己光让国家承担了。按照原来的工资数打一个折扣或者70%、80%啊,再早一点是100%了。我们那个年代是100%了。现在另外一个机关呢就是私人企业、非公务员、农民啊,他们的养老金是要自己来买养老保险。那么这一部分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开始买养老保险的时候投入比较少。但是后来物价也上涨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养老金就会出现亏空。”
孙教授说,除了上述两个极端而外,还有一个处于事业单位和农村之间的中间地带,那就是养老保险原来由国家包干的国营企业:
“现在问题在哪里呢?就是在中间地带。就是原来它是由国家包干的。后来它要自筹一部分在企业。它自筹那一部分不能够满足支付职工的养老金。这个往下走的话呢,可能越来问题也越大。”
孙教授说,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民还谈不上有可靠的养老保险:
“你农村的农民现在他也有搞合作保险。 自己提出一部分,就是你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呢,你先自己提交一部分,地方政府再补充一部分。这样形成一个制度。但是这金额就很少了。有的地方一年就一百块钱。”
吴克刚博士表示,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需要有通盘考虑:
“将来肯定要跟农村的城市化的过程,下一步的土地改革,经济用房的建设,农村这些富余劳动力怎么样安排等等要通盘考虑吧。因为你农民在村里没有经济收入,没有一个集体的经济体制的话,他的养老金的问题最后还是个人的问题。因为没有地方政府对他负责对不对?”
搜狐网的报道援引郑秉文的话说,同样引进智利模式的香港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比较成功。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专家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