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有许多词汇来自希腊文,music(音乐)、drama(戏剧)、history(历史)、philosophy(哲学)、democracy(民主)的词根均源自希腊。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同样与希腊文渊源深厚,可以说西方文明由希腊起步、扩散,成就出人类2000多年的辉煌与发展。
金融危机中,希腊人不得不学习英语,default(违约)、panic(恐慌)、hedge fund(对冲基金)、CDS(信贷违约掉期)、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希腊一夜醒来,发现过去的生活方式叫做寅吃卯粮,市场已经不愿意再为此买单,国家濒于破产的边缘。
在挣扎了数个月之后,希腊终于向现实低头,总理帕潘德里欧于4月23日正式请求欧盟及IMF援助。这是欧元自1999年诞生以来,首次有成员国发生债务危机,首次有成员国向IMF求助。
其实,主权国家鲜有破产的。当企业或个人无法偿付债务时,法庭可以根据法律勒令其破产,并进入资产清盘程序。国家则拥有税收权、铸币权,偿债能力一定有,只是需要多少年以及多高通胀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世界上没有凌驾于主权之上的法律与法庭,根本没有人能够宣布某国破产,冻结其国内资产。在国家层面上,债务违约一般不会导致国家破产,只会出现债务重组。对于一时无法偿还的债务,或延期、或削债(haircut),再不行便如俄罗斯在1998年那样赖账,海外投资者的追债能力有限(除非发动军事入侵)。
希腊债务危机之所以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引起希腊人和银行债权人之外的人士普遍关注,是因为欧元。欧元一旦有事,世界最大经济体欧洲势必不稳,由此甚至可能带出新的全球经济衰退和市场动荡。
欧元有着先天性的缺陷。15个欧元成员国,各有各的财政政策,各有各的经济周期,政客分别对本国的选民负责,然而却有一个统一的货币和统一的货币政策。欧元结构性的错位,早晚会带来一场灾难,目前的希腊危机不过是一场预演。
希腊债务危机全面爆发的风险,短期内并不大。IMF与欧盟愿意提供贷款支持,实际上已经为希腊保了底,即一旦市场发债不成,希腊可以得到政策性流动性的支持。笔者认为,希腊今年发债可以在有惊无险中解决。但是长期来看,希腊债务问题必须通过大规模减少财政赤字来解决,希腊人必须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而这看来非常困难。如果在资金上援救希腊,但是无法强制其改变花钱模式,任何救援都是治标不治本。
希腊在某种程度上,是小得不能倒。出资拯救希腊是有成本的,但是这个成本与不救希腊可能对欧元以及其它欧洲主权债务所带来的冲击相比,却又小得多。笔者认为,在各方保驾下,希腊可以在今年度过发债难关,但是它的经济转型并不容乐观。欧盟对希腊问题的策略是,为了欧元的稳定,尽量救援,如果救援失效便将希腊踢出欧元区,由其通过贬值来自生自灭。一旦希腊退出欧元区,它的债务是否违约,对市场的冲击不会大过冰岛。在希腊退出欧元之前,希腊危机其实是欧元危机,对冲基金重手沽空欧元,但是很少直接沽空希腊国债,其实很反映问题的实质。
除了希腊外,西班牙、葡萄牙也随时可能陷入债务危机。欧盟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规模庞大,房地产困境只会越陷越深。无论欧盟还是IMF,都没有能力作出全面的救援。西班牙、葡萄牙可能有一点流动性困难,但是全面的危机应该不会在今年爆发。
欧元贬值的大势已经形成,欧洲在处理希腊问题上所暴露出来的犹豫、无能、误判和利益错位,为欧元的终极危机埋下了伏笔。不过在笔者看来,欧洲下一个戏剧性的变局,不在希腊,不在西班牙,而在德国的经济增长。今年第一季度,欧洲包括德国的经济资料很难看,不过各种领先经济指标却指向德国在今后两个季度强劲的经济复苏。这种势头也被德国企业的新增订单所证实,也为欧元贬值下德国出口的竞争力所支持。
当市场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希腊身上时,德国经济已悄悄地进入强劲增长期。希腊占欧洲GDP不到4%,而德国经济占比超过四成。当市场全面看空欧元时,小心德国GDP增长对欧元及欧洲利率的影响。
莎士比亚戏剧《西泽大帝》中有一句台词,“听懂他的话的人们不住摇头,不过他的话对我来说都是希腊文”,意指那是晦涩难懂的语言。欲知欧洲前景、欧元走势,除了希腊文外,看来还得学一点德文。(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希腊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