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期间人民群众反专制斗争的策略

20世纪初著名的德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考茨基说过︰知识分子只知道用论据进行斗争,而工人阶级则知道应该是用力量进行斗争。可惜直到今天,全国的访民和民运人士还在犯这个错误︰他们一直是在用论据进行斗争。最近辽宁千人下跪曾导致某市长被撤职,别处访民也误以为这是一条路,又纷纷下跪了。

可能有人会反驳本文作者说︰你说要用力量进行斗争。中共有钱有军队,这才是力量。而人民的力量在哪里呢?人民的力量就在于13亿人民本身。这个力量肯定是比中共的钱和军队更强大的。问题只是如何组织和使用这种力量。

当前的上博和2008年的奥运的相似点就是︰中共和人民之间正处于战争状态。而不同点则是︰奥运只进行20天左右。而上博则将持续186天。这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是持久战了(中共自已也宣布是二级警戒)。历史上的持久战往往是表面上弱而潜力大的一方获胜。抗日战争不就是这样的吗?

上访一开始就是错误的,而到北京尤其是上海去诉求则是错上加错。因为那是在和中共打消耗战,你怎么消耗得过中共呢?上博既然要延续186天,就有初期,中期和晚期之分。每一时期的国内形势和气氛都是不一样的。在开幕式之后的初期(约两个月)全世界和中共都挺关注,军警也高度紧张。既然全国的镇压力量都集中在上海,你到上海去“呼吁”,不就是以卵投石吗?因此在这段时期,应尽量劝阻访民去上海,少作行动,集聚力量等待时机。

当前人民和中共专制政权之间的冲突是遍及全国的,但是中共则把它主要的镇压力量布置在上海(也有北京和其它大城市)。这样就会出现薄弱点和薄弱面。中共虽然指令全国各地各级政权在上博期间加强“维稳”,但又不得不从各地调军警到上海去加强警戒。这样它就是在搞“撤东墙补西墙了。会不会出现”捉襟见肘“呢?那是很可能的。

到上博中期(例如7--8月),国内外人们对上博已经有一定概念,兴趣减退,而镇压军警则开始懈怠了。而因为上博迫使中共政权在全国加强“维稳镇压”,官民冲突更尖锐了。这时访民和维权人士搞点小动作是可以的,但目的不在于取得中共政权的任何让步(这是绝不可能的),而是让“惊弓之鸟”们不断惊慌,疲于奔命,消耗和削弱他们的斗志。(可参考“三国演义”第72回描述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时诸葛亮折腾曹军的方法)。

当上博进入晚期时,全国人民对中共搞上博的性质和意图更清楚了,厌恶感上升。上海的军警们想快点松一口气,而外地军警则盼著早点结束好回家了。但这时全国的社会矛盾还在不断升温。还很难说有没有什么地方诸侯想趁机搞一点什么事。于是乎在上博中晚期时,在中共统治的某一薄弱点或薄弱面上,就可能发生大规模的群众暴力反抗事件,甚至引起连锁反应,“辛亥革命”发生了。

中共政权绝不是傻子。它对这种可能性肯定是估计到的。我注意到中共从各地调军警协助警戒上博时,并没有从云贵川桂等地调军警。就是说它知道这些地区是它统治的薄弱面。但是知道并不等于它能防止某些事件的发生,因为历史趋势毕竟强于它的智慧的。

归根结底,在上博期间人民群众和民运人士们应如何作呢?全国各地(省,地区和县)的反抗人群在上博前中期的主要任务是休养生息,以备那“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到来。有时(尤其在上海)可以搞一点小动作,折腾折腾各地中共的镇压力量。但不要采取过激行动。即不要疲惫自已,只疲惫对方。要知道︰疲惫中共的镇压力量是有战略意义的,因为这是一种演习。而在中晚期一旦某地爆发起义时,都起来牵制或制服本地的镇压力量,造成“遍地开花”之势。中共办上博得算盘可能付之东流,而料想不到的历史巨变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2010年5月月3日于美国费城
 

本文留言

作者张轶东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