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最危险和最安全地带排名榜
无备就是大患!地震中最危险和最安全地带排名榜
家里先往厕所跑
无备就是大患。在地震来临之前,我们一定要时刻准备着,才能在劫后得以重生。根据被称为世界上成功救援人数最多的救援队长———美国国际救援队库普队长的经验,能形成“生命三角空间”的地方才是最佳躲避地点。如承重墙墙角、大冰箱旁边、坚固的家具旁边、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危急中也可以选择桌子、床,在其旁边抱头屈膝,让头部低于床和桌子的高度,而且尽可能用枕头、椅垫保护住头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躲避垮塌物体对人体的伤害,等主震后再逃生。千万不能选择在阳台或靠近外墙的地方躲避,因为从地震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楼房最终都是外墙面垮塌,但主体留存。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李宗浩和成都大学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胡松都建议,在家躲地震,要把握三个原则。
一、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室内避震条件好的,要首选室内。若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二、寻找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但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一旦钻进去后,肯定会丧失主动性,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
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能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也可通过敲击管道和暖气片,或打开手电筒利用声、光方式进行联系。
同时,胡松还给出了家里最安全的空间排名:第一名:厕所;第二名:厨房;第三名:承重墙的墙根下;第四名:铁制、实木床下。
最危险的空间排名是:第一名:客厅;第二名:大卧室;第三名:非承重墙下;第四名:大衣柜和钉在墙上的橱柜下。
汽车下车躲在两车间
地震时,待在车里最不安全。两位专家都认为,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一样,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在车内躲地震是较危险的做法,汽车的钢板根本不足以承受高处跌落物体的任何一击,很多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的,因此地震时如果在车里,相对安全的地方是:
车内一侧:行驶途中感到地震,要抓牢座位扶手,防止碰撞。其他乘客,要用双手抱头,躲在车体一侧,等待停车躲避。
非十字路口处:将车靠路边停下来,并打开双闪应急灯。
空旷处:驾车迅速躲开高速公路、立交桥、电线杆、堤坝、隧道等地方。
两车之间:若在交通拥堵的路段行驶,要马上下车伏地于两车之间的间隙。如果在停车场,要赶紧下车,在两车之间的位置抱头蹲下或卧倒。这样即使有大物体掉下来,也不至于直接压到人身上。
办公室待在电梯间周围
地震来了,作为办公族最关心的是,办公室里哪儿最安全?专家给出排名:
第一名:写字楼电梯间周围,因为这个地方全是由钢筋混凝土灌注的。
第二名:办公室里的柱子旁,这些柱子大多是承重的,材质好,承重力强。
第三名:卫生间。
第四名:桌椅旁。
办公室里最危险的地方是:
第一名:开阔的办公场所。
第二名:非承重墙下。
学校蹲在课桌旁
躲到床下、桌子下是从日本学来的经验之一,但这必须要考虑到日本的现实情况—————过去他们的房屋木结构居多,垮塌后的压砸力不大。但我国的房屋大部分是水泥预制板结构,垮塌后压砸力非常强。因此,李宗浩建议,强震来临时,正在教室上课的学生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课桌旁,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在操场及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商场远离大玻璃
地震来时,或许你正在超市、商业街、商店里。胡松说,此时最安全的地方是:商场里承重的柱子周围、低矮没有玻璃的货柜下。
最危险的地方是:户外的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高大的广告牌下,街灯下,物料堆放处。超市、商场里的玻璃柜台,较为高大的货架周围,扶梯下面,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下。
户外别走过街天桥
较为完备的地震避难场所,无异于灾难发生后的一剂“镇静剂”。目前,北京、上海、昆明、深圳等地都相继建成多个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因此,我们应知道自家、工作单位、学校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两位专家提醒:前往避难场所的途中,不走过街天桥,绕开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避开狭窄的街道、围墙、雨篷下。途中应将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没拿东西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
- 关键字搜索:
-
地震
來源: 人民网《生命时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1S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