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电视剧《苍穹之昴》近日在北京电视台落幕,剧中由日本影星田中裕子饰演的“温和版”慈禧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和兴趣。
著有《紫禁城两年》、《瀛台泣血记》等反映晚清宫廷及社会政治生活作品的旅美作家裕德龄,即德龄公主,曾被慈禧诏进宫中充作“御前女官”。她在《御香缥缈录》一书中这样记述:“皇太后的一生,可说是为‘吃’而生存的……”
“吃”尽奢华和排场
慈禧太后用膳与皇帝类同。她的个人寿膳房就有八个院落,房屋108间,共128人操作,极尽铺张和排场。只要她一声“传膳”,大小太监列队恭候,肴馔即刻就须摆好。
清宫制度每天早晚二餐,早餐在辰刻,晚餐在午刻,晚上吃小吃。慈禧每日的两顿正餐中,各种珍馐美馔均在百种之上,就连白米饭也要粒粒精挑细选,足足要摆满三四张拼起的膳桌。“小吃”也并不小,常在四五十碗左右,至少也要上20碗菜。有一年,慈禧乘火车去奉天,车上的临时御膳房就占了四节车厢,其中一节车厢装了50座炉灶,每灶负责做两种菜,不算各种杂差人员,仅厨师就用了100人。每餐备正菜100种、糕点水果糖食干果100种。用餐时,慈禧一人落座独享。其实,那么多的菜慈禧真正动筷的也就是眼前的几种,要是远处的哪道菜让她看上眼了,侍膳太监便将其端近前来。等她吃完了,撤下的菜十之八九还都是完完整整的。
不过,慈禧不吃蛇和鳝,她认为这两种食物均是龙种,吃不得。如果从营养学上说这倒是挺科学的,因为蛇、鳝都是高胆固醇食物。
“吃”出名食和典故
小窝头、豌豆黄、圆梦烧饼、门钉肉饼等北京传统小吃的由来都与慈禧有关,这已为人们熟知。其实,与慈禧有关的美食远不止这些,比如“金糕”。
一年夏天,慈禧想吃山楂糕,正好“富川斋”的产品上市,宫人赶紧买了一大块。慈禧吃后大为赞赏,不仅称味道好,更喜欢这种为皇家所专用的金黄颜色。于是, “富川斋”的人就经常抬着皇宫特制的精美食盒为慈禧送山楂糕。一次,管接货的太监头目看到店主来送货便随口喊道:“金糕来了!”没想到“金糕”之名传到慈禧耳中颇得欣赏。自此,山楂糕便被赐名“金糕”,一直叫到今天。
“天福号”的酱肘子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油不回性、浓香淳厚,上可登王宫贵族之堂,下可入车夫走卒之手。慈禧太后对天福号酱肘子钟爱有加,特赐给天福号进宫腰牌一块,以方便每日进贡。
当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出走西行,这一路上也成就了不少美食典故。其中,“烧大葱”是最具神话色彩的。
话说慈禧逃出北京来到西安,路过晋南一个小县,派太监李莲英到泽州府要款,以备避难而用。在知府的洗尘宴上,李莲英对“烧大葱”大加赞扬。知府告知:泽州大葱根长心实,辛香味浓,葱白有二尺之多,根部的疙瘩有拳头大小,每根重在一斤左右,民间称之为“扁担葱”。而且“扁担葱”的来历也很动人。
“吃”花成癖
据清宫医案载,慈禧喜欢菊花,常常随采随吃。有一种叫“雪球”的白菊花,花瓣细密,洁白如雪,采下后用温水清洗,然后再放入稀矾温水里漂洗,捞出沥净后就可以吃了。不过不是直接入口,而是要蘸了鸡汤后吃,鸡汤锅里还有切好的生鱼片或生鸡片,外加少许酱油和调料。
慈禧乳名兰儿,玉兰花也是她大快朵颐的美味。清明前后,宫苑里玉兰树盛开之际,那一片片肥硕的花瓣都会被采下来送入御膳房。御厨剥下完整的花瓣,浸在用鸡汤调和的面粉里,分为甜咸两种,投入油锅中炸透,做成香喷喷的玉兰片。荷花盛开时,用同样方法做成的荷花片也是慈禧随时享用的小食品。据说,慈禧还发明了一种用玫瑰花和糖制作而成的甜酱,其香味和滋味都十分美妙。
除了吃花,慈禧还爱喝花。她常把玫瑰花、茉莉花、野冬花晒干,混在茶叶内一起饮用。在感到精力不济时,常常以上等杭菊花代茶频饮来缓解症状。慈禧喝花很讲究,泡茶用的水是当天从玉泉山运来的泉水,饮茶的器具是白玉茶杯,两名太监双手托着茶托,中间是茶,两边是花,然后齐呼“老佛爷品茗了!”从营养角度说,鲜花的确秀色可餐。比如菊花可清肝明目、提神醒脑,玫瑰能降脂减肥、美容祛斑,茉莉能降温消暑、舒缓情绪。但有花粉过敏症状的人就需要慎重了。
花是香的,慈禧也爱吃臭的。王致和的臭豆腐她顿顿也离不了。
“吃”尽美丽
关于慈禧的养颜术,民间盛传的说法很多,其中有不少奢侈、古怪的生活习惯,如喝人奶、服用和涂抹珍珠粉、用玉石按摩等等。应该说,这些东西在当时都是常人难以享用到的珍贵和罕见之物。它们或许确像盛传中的那样能护肤驻颜,但这里想说慈禧为“美丽” 而吃。“肤”字的繁体字“膚”中不就有一个“胃”字吗?可见,肌肤与吃是有关系的。
据说慈禧每天都要花上好几个时辰来打扮自己,她使用的美容品中多少都含有食品。比如宫粉中有米粉,胭脂是用新鲜的玫瑰花瓣制成的,沤子方中除了中药,还有烧酒、白糖、蜂蜜等,藿香散中有糯米。
最值得一提的是栗荴散。剥开栗子的外壳,果仁表面有一层软皮,即栗子的内果皮,这层皮就是栗荴。慈禧的栗荴散是选用当年产的头等板栗内皮,研成细面用蜂蜜调和,使用方法和现在的面膜相当。栗荴是一味难得的美容良药,性味甘平而涩,与蜂蜜合用,能使皮肤光洁、皱纹舒展,能防衰抗衰。
保元汤据说是清宫里带有神秘色彩的食疗秘方,也是慈禧的养颜秘方。这款汤有五种原料,鲫鱼、瘦牛肉、猪蹄、生山楂、红枣,放入砂锅煮,然后除去浮沫,冷却后再除去表面油脂,喝时加热即可。牛肉能补气养血、滋养脾胃;鲫鱼易于消化,可增强抗病能力;猪蹄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能使细胞得到滋润;红枣可益气补血;山楂则消食化滞。这款汤确实很有营养。
曾看过一份有关食疗丰胸的资料,其中提到一种叫“玉女补乳酥”的食物,传说是清朝太医特别为慈禧研制的。用料有花生、黄豆、红枣,各取半斤。将花生和黄豆连皮烘干后磨成粉、红枣切碎,三者加水充分拌匀后揉成小球压扁成饼,烤熟即可。黄豆与女性荷尔蒙分泌有关;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油脂,可润泽肌肤;红枣能生津调节内分泌,促进第二性征发育。应该说,这是一道既好吃又有助于乳腺分泌增多的美味点心。
“吃”出来的“贡献”
在我国餐饮市场,西餐业已进入加速发展的时期。从广义上说,一切不是中餐的饮食都可以叫作西餐,不过在业内,西餐的定义还是“欧陆菜”,包括正餐和便餐。这个意义上的西餐最早是17世纪随着传教士来到中国的。据记载,被顺治尊称为“玛法”的著名传教士汤若望就曾以西餐来招待北京的官员们。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轰开了闭关锁国的神州大门,随着西方人的大量涌入,西餐开始出现在各大口岸城市。到了光绪年间,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地陆续出现了最早的“番菜馆”。创立于1903年的天津起士林,至今仍在营业。
如果说慈禧是为“吃”而生存的,那么她也为“吃”做出了一大贡献,那就是促进了西餐在中国的推广。
据说慈禧对各种各样的西洋事物都很感兴趣,当然也包括西餐,尤其偏爱法式面包。鸦片战争让她领略了“洋人”的坚船利炮,为了巴结洋人,她经常在宫里用丰盛的西餐宴会招待外国公使夫人。这样,北京的高门大户人家也纷纷效仿宫廷风气,西餐开始渐渐流行。到了上世纪30年代,西餐已成为中国上层社会的一种生活风尚,尤其在上海,到国际饭店吃西餐成为最时髦的社交方式之一。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慈禧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