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中国,泥脚巨人?
作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国家,北京实施着一种干涉主义外交。但是,经济危机及政权内部的矛盾,不免引发对这一崛起趋势的疑虑。周六出版的《世界报》刊出多名学者文章,阐述了对中国现状的看法。专门研究亚洲事务的机构:“21世纪亚洲”的一名成员,帕特里克-赫伯特重点分析了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情况。
仍为经济和政治上的牢固典范
帕特里克-赫伯特在文章中写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国际事务上日益增长的作用,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中国逐步确立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在关涉国际社会的所有议题上,均可听到中国的声音。不仅如此,中国还试图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其他国家,似乎对中国有利的事,也对世界有利。
最近两年来,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峰会或各类国际会议上,极力保护本国利益。2009年的匹兹堡会议、哥本哈根会议以及达沃斯论坛纷纷证明了这一点。伊朗问题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也凸现了中国的强硬立场。此外,中国加紧对外投资,尤其加紧对原材料生产以及中国尚未完全掌控的技术和自然资源领域的投资。这一行为引发了当事国政府和民众的敌对反响。中国在亚洲的崛起,在经济、政治及贸易方面日益增长的作用愈发引起不安。
中国领导人对所需面对的挑战心知肚明
在中国国内,外国企业在当地市场的发展受到限制,导致爆发越来越多的争端。
对内,当局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加紧对异见人士或反对派的督察。然而,却未能阻止各类不满活动、甚至与警方冲突的增多。为展开反腐采取的措施未能奏效,腐败现象大有继续的趋势。城乡之间的差别不仅仍在扩大,贫富之间的差距也日显突出。
“和谐社会”的目标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文章作者指出:党内或国家政权内部在诸多问题上存有纠纷,尤其在关涉经济政策、军事选择或外交视角问题上的主张远非一致。中国面临严峻挑战,必须抓紧时间。不仅需要得到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自然资源,更要最大限度地寻得可以改善其社会保障和医疗制度、退休体制的自然资源,同时战胜环境的巨大挑战。为此,中国领导人必须尽快作出战略决策。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种选择:一是维持现有模式,但需承担可能“爆炸”的风险;二则是尽快动员所有办法,促进现有模式的发展并战胜困难。第二种选择意味着一种革新思维。
然而,文章作者认为:今天预见中国模式可能出现“爆炸”不免有些为时过早。与其他共产党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已进入第五代领导人的统治。最后一次政权过渡在顺利的条件下完成。另外,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场革命可能正在孕育中。
东南亚问题研究所专门研究中国现代史的(一名)史学家(THIS MINH_HOANG)也发表撰文,对中国共产党得以长期生存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共产党历来采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个人档案的方式,来管理社会和家庭关系,迫使民众自我定位并对党忠诚。如今,在社会高度政治化的情势下,中共善于使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与表达不满的各阶层民众展开对话,将他们有关对环境、医疗卫生以及社会公正等方面的素求溶于党的意识形态之下。
法国政治学院科研中心研究员,让-路易-罗卡则在另外一篇撰文中谈到中国人权问题时写道:中国对它打算主导的世界知之甚少。中国领导人根本不知晓民主权利的技术。他们以为,任何一种选举都有可能为他们的统治敲响丧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关键字搜索:
-
法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