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书-两岸合力因应粮食战争

日前大陆官员公开表示因天灾多、基础弱,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大陆供量吃紧,由于大陆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让粮荒问题再度受到关注。

根据统计,2009年全世界饥饿人口已超过10亿,而已开发国家过胖人口则超过7亿,全球粮食供需明显失衡。此问题将随着气候持续暖化更加恶化。《气候战争》一书作者格温.戴尔(Dyer Gwynne)曾指出,若中国无法有效解决气候变迁造成的粮食问题时,可能会升高与台湾对立,转移内部争议焦点。

引爆粮食危机的原因

未来国际间确实可能再度爆发粮食危机主要原因在于:

(1)气候变迁造成异常干旱或大水使得粮食生产下降,据推估全球气温每升1度,粮食生产将减少1%到1.7%;(2)一些开发中国家在追求工业化过程把大量农田改为建地,使得粮食需求更仰赖进口;(3)已开发国家如美国积极推动生质能源,导致粮食供需产生变化;(4)国际市场存在少数垄断,目前四大跨国粮商几乎控制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拥有定价权;(5)随着人口增加与经济成长对粮食需求将大幅提高;(6)全球粮食贸易量仅限于总生产量的10%至12%,一旦生产国发生重大事件就可能造成粮食贸易失衡与粮价飙涨。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数及粮食消费大国的中国,过去外国专家一再质疑其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的能力,但中国近10年来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证明中国有能力养活自己。

但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缺水和天然灾害的侵袭,中国粮食安全前景并不乐观,未来能否保持供需平衡,除了依赖海外屯田外,很大程度取决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据数据显示,农民种粮利益提高10%,粮食产量大约增加3%。因此除了全力推动‘多予、少取、放活’策略外,应透过完善土地制度与粮食流通体制、提高粮食保护价与国内市场粮价、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等方法,来有效提高农民种粮意愿,才能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台湾农业技术是契机

台湾同样未受到上波全球粮食危机影响,主因在于国内存粮尚称充裕,国人米食量减少,且国际粮价很快回稳,但这不保证台湾有足够能力因应未来的粮食危机。尤其近年来台湾粮食自给率不增反降,许多农地闲置,目前台湾的粮食自给率仅有32%,就国家粮食安全长远考虑有不利影响,国人应未雨绸缪。政府除了应检讨休耕政策,调整农村再造目标,提高粮食自给率以求自保外,应积极推动市场、土地、技术、人才等革新方案,让农业顺利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才是根本。

鉴于台湾在育种、农产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等方面较中国有相对的技术和产业化优势。随着两岸关系更加紧密,台湾除了积极加入东亚稻米紧急储备项目外,可以透过提供优良品种、生产技术与专业人员协助,进一步提高中国农民的单位产量与生产效率,一来可以改善中国农民生活与农村经济,二来也可以增加中国的存粮,成功化解两岸可能因粮食短缺所引发的隐忧。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杜宇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