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假制度该不该取消

前不久,一个和亲情挂钩的话题一石激起千层浪: 九成上班族不知道探亲假的存在,即使有知道的也不敢请假,更不知道最长可享受45天与亲人团聚的福利待遇。 这确实暴露出当下探亲制度所面临的一系列尴尬与无奈。而由此引发的“探亲假该不该取消”的讨论也迅速展开。

《辽沈晚报》发表文章说,在媒体翻出这样一个诞生于计划经济年代的探亲制度来为人们“争取”权益时,却恰恰击中了陈旧规定的要害——是否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其实早在2005年,就有专家对1981年探亲假的规定提出过质疑和修改的建议,但当时也并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而又一个五年过去了,29年前的规定依然成为今天的“新闻”。正是因为这些“规定”的不与时俱进,才导致了更多问题的出现,类似陈旧规定至今仍然“暂行”的例子依旧存在。

《新快报》刊发文章表示,探亲假是劳动者的一种权利,从理论上说,劳动者应该主动积极争取,但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在劳动者权利受到一再侵犯的背景下,靠劳动者主动争取自己的权利是相当困难的,毕竟维权代价过大。当监管部门一再收起“监督权”,而且不放低身段,又有多少人能够享受到探亲假?九成人不知探亲假是一种悲哀,知者不敢申请是另一种悲哀。而更大的悲哀却是探亲假成为监管部门的“遗忘角落”。

《鲁中晨报》刊文表示,不论是探亲假制度还是带薪年休假制度,都是深受人们欢迎的人性化制度,而目前这些人性化休假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一是制度保障方面的“疲软”,二是劳动者维权方面的“疲软”。这些“疲软”直接造成了人们即使想申请探亲假等也不敢,毕竟保饭碗比申请探亲假等更加重要。从目前的情况看,落实探亲假等休假制度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落实探亲假等休假制度,没有一个硬性措施来加以保障,那再人性化的休假制度也只能束之高阁。

《广州日报》的文章则认为,围绕探亲假的争议,关键不在于取不取消,而在于如何完善探亲假制度,增强其普惠性和覆盖面,并让这项权利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根据媒体的报道,很多人知道探亲假而“不敢请”,何以不敢请?自然缘于资本和劳力的悬殊地位、形同虚设的监管和有待完善的法规制度,要让探亲假从充饥的“画饼”变成“香饽饽”,也必须从此着手。我们不能因为种种客观或人为因素导致探亲假权利无法落实就主动放弃,而应该通过努力去赢得这项权利。起码,不能因为 “饼”在某种意义上是“画”出来的,就否定“充饥”的必要性。

中国青年报》刊文指出,需要正视的是,现在依然有很多人有探亲的需要,他们不再是“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而成了之外的更为庞大的以聘用为主要形式的企业职工群体,尤其是农民工群体。所以,保障国民探亲权,归根结底不在于有没有探亲假,而在于尽快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更重要的是将诸多写在纸上的权利落到实处,这是政府的责任。

本文留言

作者祈柏安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