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界都把焦点放在中国总理温家宝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之际,有条消息却不甚引人注目,那就是日前带头发表“共同社论”、促请户籍改革的“经济观察报”出事了。
“经济观察报”等13家大陆报社,在中国全国政协、人大“两会”开会前夕,以共同社论方式敦促中国政府明确户改时间表,并质疑现行的户籍政策不仅造成城乡居民不平等地位,更限制中国公民迁徙的自由,这一政策明显违背了宪法精神。
果不其然,在“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下,“经济观察报”社长刘坚被严重警告、1名副总编记过,起草社论的副主编遭开除,而温家宝在“两会”上的报告,户籍改革也只字未提,仅以“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带过。
只字不提,不代表中国政府不重视户籍改革。今年闹出的民工荒、“农二代”面临的不公平现象,以及大陆普遍重视的收入分配调整、社会保障、增加就业与城镇规划等问题,这些,都与1958年实施迄今的“户口登记条例”密切相关。
简单的来说,农民工到城市谋生一辈子,到头来还是农民,等将来退休后,每个月领取的社保基金只有人民币55元,拥有城市户籍的职工则有1100元,其他像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除非父母自愿多付一笔“赞助费”给学校,否则入学没门,等栽培好的子女好不容易毕业后,也卡在户籍出身问题而无法在城市顺利就业。
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曾提出,政府要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问题。
温家宝去年年底接受新华社专访时也指出,户改的思路之一是解决那些常年在城里打工,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而没有户籍的人们,让他们融入城市,和城里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享受同样的权利和待遇。
实情又是如何呢?武汉大学毕业的张凡在北京找到一份年薪17万元的工作后,她拒绝了,理由是这家公司不能保证提供北京户口,没有北京户口张凡就不能领取北京市的养老保险,将来的护照和准生证也会有问题。
对大陆许多城市的“外地人”而言,工作、结婚、银行开户等,都需要户籍证明和身份证,没有户籍就是黑户,捆绑了进城的农村劳动人口原应享受到的住房、生育、社会保障和交通等大量福利,而这些福利又以集中全国优势资源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为最。
最近听到一个消息说,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奶西村有所农民工自办的小学,为配合城市发展规划被拆迁,这所专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专办的小学,没有之后,等于粉碎了希望改善生活的农民工梦想,将来小孩要上学,只能想办法筹措18000元到30000元不等的“赞助费”,把小孩送到市里的小学就读。
难怪,“经济观察报”、“云南信息报”、河南“大河报”等13家报社,会选在政治最敏感的“两会”前夕,代表广大农民工进城落户一事发出怒吼,虽然结局如预料般的并不是很好,但在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凡事讲求“和谐”的理念下,中国政府应该也要以中共最高领导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角度,慎重思考一下户改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