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虎年话虎——中华虎文化

 2010-02-03 10:4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二○一○庚寅虎年,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聊一些与虎有关的话题。在人们心目中,虎能驱邪、除妖、镇宅、赠福。

历代帝王居住的京城被形容为“龙盘虎踞”,坐的龙椅、睡的龙床披着斑斓的虎皮,以示威武、尊贵;他们称手下威武勇猛的文武官为“虎臣”、“虎将”;衙门公堂竖着“虎头牌”,上书“肃静”、“回避”。

虎形象征军威,帝王调发军队最高信物,乃用铜铸成虎形,叫做“虎符”。虎符均由左右两半组成,各自的铭文完全相同,其右半由中央保存,左半则发给统领军队的将领。当帝王任命新的统帅或者调动军队时,便派使节持另半只虎符去目的地合符,倘若虎符能合在一起,将领就得按照使者传达的意见,调动军队或者调换将领。

虎的雄伟威严,皮毛斑斓,额头上隐藏着一个“王”字,这“百兽之王”给民俗增添了神秘有趣的色彩。民间的寺庙大都有虎的塑像或壁画;做家长的喜欢给小孩买虎帽、虎鞋,择虎字起名,传说这样孩子好养,长大勇敢;每到端午节,很多地方都有佩“艾虎”避邪的习俗;民间喜庆等大事也要避虎日,才不会遭虎的伤害。《红楼梦》中描写贾元春的“虎兔相逢”;《三国演义》中描写曹操的“土鼠随金虎”、夏侯渊的“黄猪遇虎”,都是作者妙用虎来活跃情节。

在上世纪贫困年代,人们缺医少药,每当有人患“猪头肥”(流行性腮腺炎,也称“痄腮”),习惯请来属虎的人,在红肿的腮帮写上一个大大的“虎”字,并画个大圆圈,表示虎吃掉猪,病也就快好。当然,这一切都是荒唐之举。

虎有好多别称,许慎《说文解字》将虎称为“山兽之君”;《西游记》中称“寅将军”;《水浒传》中称“大虫”;《聊斋志异》中称“斑子”;温州人则称之“大猫”。

虎的疑心甚重,猎人巧设陷阱圈套也不易诱捕到它,因此,古人把令人费猜的灯谜习称“灯虎”、“文虎”,意称谜像虎一样难以打中。直到今天,人们仍喻称善猜谜者称“打虎将”。有关虎的文化确实很多,书法家创造了独特的“虎爪书”字体;武术家创设了健身的“虎戏”。

我国不少名胜是用“虎”作景名的。庐山有“虎溪”、苏州有“虎丘”;杭州有“虎跑泉”;福建东山岛有“虎屿”、“虎山”、“虎崆”等胜景;南京夫子庙有一座精致的园林,名为“瞻园”,镇园之宝是名扬天下的“虎字碑”。相传此字为明太祖朱元璋御书,字形如一猛虎,虎字中隐藏“富甲天下”四个字,遮住上部见“甲”,遮住下部见“天”,遮两边见“下”,遮虎尾见“富”,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评此虎字为“天下第一虎”。

常言“画虎画皮难画骨”,意思是说,没有对虎观察入微,就无法绘出虎的神韵和姿态。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孖是一位“虎痴”,为了画好虎,他自己豢养老虎以供写生,仔细体察老虎的各种形态,所画老虎唯妙唯肖,富有神韵。“七七”事变后,张善孖曾作“群虎图”,题为“怒吼吧,中国”,隐喻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精神,被誉为世界珍画。一九四○年他到美国举办画展,罗斯福总统曾接见他,并要求他作了一幅虎画。

别看老虎凶猛惊人,其实它可以驯化得善解人意,驯虎演戏起码在清代就已出现,清代诗人黄景仁有一首诗描绘新春期间京城驯虎表演奇观:“虎口呀开大如斗,人转从容探以手。更脱头颅抵虎口,以头饲虎虎不受酘酘”写的是驯虎人把整个脑袋伸进虎口,老虎却不接受呢!

常言道:“人无害虎意,虎无伤人心。”在山野间,如遇到虎,千万不可慌张奔跑,否则老虎会以为你有意伤它,就会对你不客气了。据闽南山区猎人介绍,此时如果手中有一把伞,可将伞打开,对准老虎一张一合.老虎以为什么厉害天敌,一般都会逃离。

值此虎虎生风的虎年,但愿大家遇到困难不怕“挡路虎”;拚事业要始终如一,不要“虎头蛇尾”;钻研学问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发现不正之风要敢于抵制,不要“为虎作伥”;在生活中不要“望虎生畏”,而应当壮起“虎胆”探“虎穴”,鼓起“虎劲”伏“虎威”。
 

来源:人间福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