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货币政策不是经济增长的永恒引擎

在20世纪的开启之年,英国的物理学泰斗开尔文在英国伦敦皇家研究所志得意满地宣称:“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未来的科学家只需要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就行了。但是,明朗的天空中还漂浮着二朵小乌云”。

让开尔文和当时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家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二朵小乌云,导致了物理学发生革命,促使了量子论和相对论诞生,并使得优美辉煌的经典物理学大厦顷刻间崩塌。

在当今的经济领域,也在不断重复着上世纪开启之年的那个物理学大会的故事。不过现今扮演开尔文的角色的,是以伯南克为代表的全球货币当局。伯南克研究大萧条20年,号称找到了对付大衰退的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不断的向金融和经济领域撒钱,以增加金融领域的流动性。

伯南克的这个药方,直接来自于弗里德曼的看法,即1929-1933的大危机起因是一般性金融冲击,美联储随后错误地采取了货币收缩政策。弗里德曼和凯恩斯,对应对大萧条问题上表面泾渭分明,实际上殊途同归,只是后者强调大花财政钱,而前者主张银行系统大规模印钱而已。

2008年发生的全球大危机,终于使得伯南克的学问有了用武之地。他在危机中连续快速地降低利率,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由危机前的8000亿美元左右扩展至超过2万亿美元。而布什、奥巴马和盖特纳,也实行庞大的财政救援计划,导致赤字猛增。

历史上,凯恩斯学说曾经被奉为圭臬,并在短期被证明为对付衰退的有力武器。但是,靠外力强制性的增加社会需求,如同用外科手术来治疗内伤:短期内身体强壮了,实质是伤害了身体的内在机制。实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后来很多得了通货膨胀、经济停滞、失业率高企的毛病。而摆脱这些后患的,正是反凯恩斯主义的办法。

现在,全球实行宽松货币、财政刺激政策,是一种混合式的政策,其中就包含有部分凯恩斯主义。这次危机的爆发,主要体现为金融危机,因此伯南克等人的宽松货币政策在金融领域里,表面上是成功了。因为巨大流动性的注入,增强了金融领域的信心,没有导致金融领域崩溃。而经过一年半的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全球经济终于基本上复苏,所以伯南克们在内心可能已经开始庆功了。经过1929-1933年大危机,凯恩斯主义一度奏效,而经过2008-2009年大危机,宽松的货币政策奏效,表面上印证了伯南克的理念:一旦发生大危机,只要大规模注入流动性就可以了,即只要坐在直升机上撒钱就行。看来,伯南克们似乎认为已经找到了解决一切挽救大危机的办法,就像开尔文认为经典物理学已经解决一切物理规律一样。而宽松货币政策,将是拯救经济的永动机。

但是,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永动机,在经济领域也不会有。宽松货币政策,能否成为对付一切危机的灵丹妙药,还是要打上大大的问号。在目前从密雨转晴的过程中,天空漂浮着的可不止二朵乌云,而是五朵乌云:资产价格泡沫、通货膨胀威胁、实体经济萎靡、失业率高企、国家信用风险。

目前的经济形势好转,只是因为宽松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造成了经济和金融领域聚集了超量的货币,从而股票等虚拟资产和大宗商品、部分经济体的房屋价格等飞速上涨,泡沫重新被吹大。而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以及部分经济体的房屋价格暴涨,无可避免的会带动通货膨胀。同时,由于全球的生产过剩,经济转型进程迟缓,经济增长具有天花板,所以全球的实体经济并无大的起色。而由于这次摆脱衰退,主要是依靠资产价格的泡沫,实体经济却无甚起色,因此经济呈现出“失业型复苏”,全球失业率居高不下。而失业率高企,使得靠资产价格泡沫带来的信心难以长久维持,未来经济能否持续复苏大有疑问。

同时,大肆花钱和印钱,只不过是把私人的杠杆转化为国家的杠杆,用国家主权信用代替私人信用而已,结果是主权信用风险累积。冰岛、希腊、迪拜的高主权风险已经提示,未来一旦全球主权信用危机全面爆发,再也没有挽救的办法。而且,由于资产价格泡沫膨胀并没有增加社会的财富,但是却具有财富再分配的作用,为这次大危机买单的只是各国的穷人们,因而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际上扮演了济富劫贫的角色。因此,这五朵乌云,可能会再次演变成倾盆大雨,浇灭侥幸的、复苏的昙花。

因此,当前靠宽松政策带来的复苏不值得欣喜,宽松政策不是永动机。需要重视的,反倒是密布的五朵乌云,而解决了这五朵乌云,可能会发生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革命。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陈东海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