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称准备金率不代表政策收紧
“如果有政策会正式通知,不会这样传,传的都不靠谱。”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如此评述15日传言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将恢复双边征收的消息。
当日,市场开始传言周末将公布证券交易印花税恢复双边征收政策,下周四起实施。但据报道,当晚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就回应称,未听说此消息。截至17日晚11点,相关部门也未公布任何印花税调整消息。
当日股市虽然没有受此传言的影响,但政策出台的出其不意,还是让股民对政策引发了较大的担忧,因为就在本月12日,央行突然宣布调高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16日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12日央行宣布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并非货币政策收紧的标志,本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一次中性的货币调控工具的使用。
12日晚间,央行忽然宣布将于18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早于市场预期。这是央行自2008年底宣布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之后,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张健华分析说,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两点原因。首先,中国的流动性是过剩的,偏多的。2009年,为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全年中国的流动性猛增,基础货币投放量比改革开放30年来的平均水平高出近30个百分点。长期保持如此大量的货币供应量会出现问题,因此适当进行政策调整和收缩是正常的。
其次,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的一种,在每年货币投放比较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用这个工具对冲流动性,所以存款准备金率的动用是中性工具,不一定是紧缩的工具。而且此次,央行对冲的并不是实体经济需要的流动性,而是经济结构中,外贸出口大量积累的顺差。去年以来新增了2千亿左右的外汇储备,中央银行要把这些外汇买到手里,其实要对冲的是额外投放出去的货币。
张健华同时称,央行会根据下一轮的中国经济形势,使用一篮子工具,而且政策操作会更加注重灵活性和针对性。所谓灵活性就是相机抉择的问题,针对性就是强调一些不足的部分,比如中小企业投资不足问题、三农问题等。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