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砍柴:有一种伤害比贫穷更可怕(图)
杨元元
杨元元和她的家人本来可以被看成自强不息、穷且益坚的典范。6岁丧父的她和弟弟、母亲相依为命,姐弟俩先后考入武汉大学,武大毕业的杨元元又考入中国海事大学攻读法学硕士。
这一切,在戏曲、小说等文艺作品里,我们是多么的熟悉。依照正常人的心理,我们也多么希望这一家有戏曲中那样美满的结果,孩子出息,生活幸福,孝敬母亲,告慰亡父。然而现实毕竟不是戏曲,杨元元上吊自杀了,她在留下的遗书中问道,为什么知识改变不了她的命运?
对离开这个世界的杨元元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天问了。而活着的人,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个问题,是什么让这样一位懂事、上进的女孩下了自杀的决心?
当然有人说,是贫穷最终杀死了杨元元,但她忍受贫穷久矣,为什么到了读研究生阶段竟然放弃了?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前途没有信心,如果确信研究生毕业后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来奉养母亲,再苦再累她可能也会撑下去。这和近年来本科、研究生扩招有关。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许多贫寒子弟考上大学,多数能坚持下来,一是因为当时上大学负担轻,二是当时大学生、研究生就业远比现在理想,名校研究生毕业,找一份不错的工作是很容易的。那么知识的期权价值比现在高得多,亲戚朋友愿意资助,自己对前途也更有信心。当本科扩招后导致就业压力剧增,教育部门又扩大研究生规模,其实是剜肉医疮,一定程度延迟就业压力而已。如此,研究生教育也不是精英教育了,那么研究生的就业同样在相当程度比拼父母的能耐,显然杨元元就业前景不乐观。
对杨元元来说,比贫穷和前途迷茫杀伤力更可怕的是周遭环境的冷漠。从小失去父爱、在困境中长大的女孩,或多或少有源自自卑的自尊、对环境的敏感、内向封闭等性格因素。恢复高考制度后,杨元元这样的大学生、研究生也不少,但更多的人感受到的是老师的温暖,是周围同学的敬佩。记得二十年前我入一所大学,班主任老师特意叮嘱我们几个班干部,要善待一位来自贫穷山区的少数民族男同学和一位肢体残疾的女同学。
公众指责其所在学校的冷漠无情,学校也在辩解自己没有责任。现在细究哪个人、哪句话促使杨元元自杀,我以为没有太大的意义,某件事某句话只是压垮杨元元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海事大学不让其母亲和她合住在宿舍里,正如前不久武汉大学强调和张在元教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不负责其医疗费一样,从法理上来说,是没错的。但公众对学校的要求,显然和纯粹经营性的工厂不一样,人们会觉得上海郊区某个工厂不让某工人带寡母住员工宿舍很正常。可大学不仅仅是办学挣钱的机构,它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所谓"传道",就是应该有担当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感。
孝道,在中国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是主流意识形态推崇、宣扬的道德,如上书皇帝愿替父受刑的缇萦、为救父而投江的曹娥等都是统治者旌表的孝女。而学堂、书院这类教育机构一定是宣扬这类主流道德的主要场所,如1995年,考上甘肃庆阳师范的16岁的学生李勇背着患病的父亲去上学,一直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新闻人物,而他所在的学校,也为有这样一位恪守孝道的优秀学生而自豪。
这年月,小人物因贫穷而自杀并不罕见,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也不新鲜。可当一个贫穷的女研究生也丧失生活的勇气,当一所重点大学内的氛围也那样冷漠时,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不能承受之重。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