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正午牡丹」(williamhill官网 )


在书画门中,其范围大抵是谈及文字的讨论与图画之品鉴。在文字上,多着墨于字形、字义的考究;而图画的品鉴,则多触及文人对画作的内容与画中的人事物所传达讯息的写真与否的讨论。书画门第二七八条写着: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欧阳修收藏有一幅古画,却不知有何方法可辩其好坏,一日出示于其姻亲丞相吴育。吴从画中的内容做评断,认为是在描写正午时刻的牡丹花;吴以为画中的花形盛开而花色稍显干枯,显示出正午时的牡丹花形;他又观察在牡丹花丛下的猫,猫的眼睛色黑,瞳孔缩成一条线,因而判断此猫亦是正午时的猫。吴育又说:早晨带露水的花,花瓣稍微收敛而颜色稍带润泽;而猫的眼睛在早晨与傍晚时,瞳孔呈现圆形,在接近中午的前后,则缩成一条线的形状,以此为左证此画为『正午牡丹』。

文中提到吴育是透过对画中牡丹的色泽与花形开敛,以及花丛下栖息的猫瞳孔变化的形状等观察,来判断这幅古画是在正午时所作之画,而文中也隐隐显示出作画者对牡丹、猫的临摹与观察细微,呈现出生动而写实的画作;这个条目似乎透露出宋代文人将仔细观察自然事物的精神,融入于文化层面的图画品鉴活动之中了。

在书画门中,计有「正午牡丹」、「相国寺的壁画」、「王维观按乐图」、「牛马虎与鼠毛的画法」、「佛光」与「没骨图」等六个条目,是集中在讨论图画中的所描写事物的写真程度与作画的方法,进而并品鉴其作画技巧的精良与否。在「相国寺的壁画」(279条)一文中,沈括力排众议,认为吹管乐器是「以发指」的位置来决定其所发的声调,而琵琶则是以拨弦来发声;而画中弹奏琵琶的乐工拨弦是「琵琶以拨过为声」的指法和位置,应是正确无误的,他又认为高益做此画时,内容的布置、铺排,可以说是相当地用心。

「王维观按乐图」(282条)一文中,记述着王维透过对画中的弹奏方式,来判断「按乐图」是弹奏着「霓裳曲」的第三迭第一拍。而沈括则认为,「凡画奏乐,只能画一声」,而「按乐图」中的一声,很多他曲都有,岂独「霓裳曲」的第三迭第一拍?沈括又提到一人观看「弹琴图」后,认定是在弹奏「广陵散」曲,括以为「广陵散」曲中,有数声是它所特有而不同他曲的,而这样的判断他以为是比较可信的。

「牛马虎与鼠毛的画法」(283条)一文中,沈括有一天问画工「画牛虎皆画毛,惟马不画」何也?工言「马毛细,不可画」,沈括就难他说「鼠毛更细,何故却画?」,工不能对。沈括然后就提出他仔细观察之看法,认为鼠的体积较小,以大小的比例来说,自然得画毛,牛、虎的毛色较马深,所以两者的画毛方法不同,所以画牛、虎者有画毛,而画马则无。

透过上述的三个条目,沈括着力于探讨图画描述的内容是否传达了具体正确的讯息与其作画的手法。而这是否代表着宋代文人对图画鉴赏的倾向?在「宋迪工画」(286条)中,「...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境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与「董源善画」(297条)中「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对于两人重意、而不重形的文人画画风特别推举;另外在「袁安卧雪图」文中:「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此真为识画者。」可能透露出沈括对「唐画画意」的推崇,来对照部分宋人着重于「写真」的不同风格。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