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企业的"硬伤"
对矿业企业来说,早些时候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长远来看反而是个好消息,这颇具讽刺意味。诚然,短期内这影响了公司盈利,并大大压低了股价。去年8月份至今年1月份期间,富时350矿业股指数跌幅为45%。
但在各种负面新闻中,却可找出一条鼓舞人心的线索:中国的大宗商品产出存在局限,这为自然资源行业勾画出更为光明的前景。
对于大宗商品企业而言,中国的地质资源十分关键,因为中国政府试图限制大宗商品进口--及价格--以支持本国的产出。中国拥有丰富的铁矿石、铝土矿、锌、镍、煤炭和原油储量。
尽管中国地质资源的规模十分重要,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国企业的资源开采成本。在今年以前,中国的开采能力基本上未受考验。近年中国大宗商品产量增长,主要是追随着国际市场价格自2002年以来不断攀升的势头。
今年早些时候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凸显出一个事实:只有当国际市场价格处于接近历史高位的水平时,中国才能够维持较高水平的大宗商品产出。
2008年末至2009年初,随着原材料价格下跌,中国矿场产量大幅下滑,因为这些矿场缺乏竞争力。中国不得不高度依赖于进口,大量吃进国际市场上过剩的大宗商品,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人们早已察觉到,中国国内大宗商品生产不堪承受价格冲击。但对于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力拓(Rio Tinto)等产量大、生产成本低的矿业企业来说,这一点得到证实,却是一个好消息。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