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活中总是有许多不顺心的事,比如车身会莫名其妙出现凹痕,有人会当着你的面猛力关门等,这些都是因为有人缺乏体贴之心。我们不妨花一分钟想一想,如果人人 都体贴一点,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路上开车时,有人主动给你让道;到超市购物,你让赶时间的人先结账;回到车上,发现有人已经帮你付了停车计时费,你会 有何感受?
(图/读者文摘)
现在有个新理论,叫作「善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nicest)。这个理论认为,人类因为具有善良的天性,因而能够长盛不衰。美国圣达菲研究所的山姆‧包尔斯教授研究古代社会,通过分析发现,善良之心是 人类社会能够生存下来的关键因素。他说:「人类羣体中如有众多的利他主义者,往往容易生存。利他主义者共同合作,为羣体谋福利。」换言之,我们天生就有助 人的能力,尤其是对亲朋好友,这种能力可以确保我们羣体的生存。
行善与受惠
研究显示,与人为善能够让我们更加快乐。加州大学教授桑雅‧柳波默斯基曾进行一项实验,请参与者在十周的时间里随意做善事。实验结果表明,在参与实验的这 段时间里,大家的快乐程度不断提高。不过,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有的参与者做了各种各样的善事,例如为陌生人拉住门、帮室友洗碗等,有的参与者只是重复做一 种善事;实验结束一个月之后,做多种善事的人比只重复一种善举的人感到快乐的程度要高得多。
无论是帮助亲友还是帮助陌生人,快乐程度大同小异,但结果可能很不一样。「帮陌生人一个小忙,会让你觉得自己是个大好人。」 柳波默斯基说,「帮自己认识的人一个大忙,有助于你发展人际关系:你可能结交到新朋友,也可能得到重谢。」也就是说,帮一个陌生人付咖啡钱,可能会让你感 到短暂的愉悦,但帮邻家老人买东西,则有助于你处好邻里关系。
与人为善也有其它好处。史蒂芬‧波斯特教授是《好人为何有好报》(Why Goo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书的作者,他曾专门研究与人为善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有一项研究对二百一十六名教友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助人的教友心理更健康,精神状态 更好。其它研究也发现,乐于助人的人罹患慢性疾病的可能性较低,且免疫系统往往比较好。
波斯特发现:「在乐善好施者的身上,幸福、快乐与健康三者存在着高度相关性。」与人为善有助于调节情绪,进而对健康产生积极影响。面对压力,我们本能的反 应是:要么反击,要么逃避;如果反应过度,就会影响心血管健康,降低免疫力。波斯特说:「在向他人表示无私之爱时,不大可能产生气愤、怨恨或恐惧的情 绪。」
与人为善是美德,但做好人并不容易。迪戈‧维拉瓦西斯得知某人「生活穷困,但仍不忘慷慨待人」,在此人的影响下,维拉瓦西斯决定对陌生人行善。他在大街上 向陌生人免费送电影票,免费送餐,免费送书,但他发现有人对此很不解。他说:「有些人大惑不解,很多人对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感到不自在,有人把东西还给我, 说不想接受我的善意。我想行善,所以我必须学会如何应付这些情况,尊重别人的反应。」
维拉瓦西斯现年三十八岁,从事市场销售,与妻儿住在雪梨(悉尼)。每次行善的时候,他会给对方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请把善意传给下一个人。
「我想为人类多贡献一点儿爱心。」 维拉瓦西斯说:「与人为善会带动你的周围发生很大的变化。」 他设立了专门的网站(www.pifaustralia.org),追踪善意接力卡片的流向。他承认,到目前为止,网上反应一般。「我本以为这种方式容易 吸引大家参与行善,不过这也是挑战的一部分,我喜欢挑战。」
正如维拉瓦西斯所发现的,人们对别人的善意总会有点怀疑。「乐善好施」的标签并不总是意味着赞美。发自内心的善举,正好与「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原则相悖,因为根据「适者生存」的原则,人类为了生存,必须自私地相互竞争。
罗贝卡‧艾根把自己的肾捐给五十七岁的父亲,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三十四岁的艾根说:「做出这个决定,我觉得没有一点困难。」但她觉得只有为亲人,她才会做 出这种牺牲。「我觉得自己不太可能随便把肾捐给别人,只有家人我才会考虑。」 她续说:「话说回来,我把肾捐给爸爸,其实也帮了别人,因为爸爸从等待器官捐赠的名单上除名后,别人就可以补上来。」
罗贝卡‧艾根心地善良,她父亲或许更应该感谢自己的好基因。一九二五年,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善心与一种能够释放多巴胺(dopamine) 的基因有关。多巴胺是脑中的一种神经传导物质,能够使人感觉良好。一九九一年,艾伦‧卢克斯在其《做善事的疗效》(The Healing Power of Doing Good)一书中指出,研究发现,人们在帮助他人时,生理上有特别的感觉,许多人觉得更有活力、更温暖、更平静,自我感觉更好。他称这种现象为「助人者的 兴奋」。
不过,昆士兰大学心理学教授比尔‧凡‧西波尔认为,我们之所以帮助别人,目的在于为羣体谋福祉或使自己感到振奋,因此行善其实也是自私的举动。「利他行为或许大多都带有一点自私的成分。」
「就算行善属于自私的行为,那又如何?」作家凯瑟琳‧蕾恩‧海德说。她的小说《把爱传出去》(Pay It Forward)的主人公是个郁郁寡欢的小学生,他决定每被别人帮助一次,就做三次好事作为回报。后来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在现实生活中引发了一场「把善意 传递下去」运动。这场运动显示,行善完全可以出于无私:素不相识的人相互帮助,不图任何回报。蕾恩‧海德说,行善出于什么动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愿意 行善:「如果行善者与受惠者都感觉良好,我认为这是双赢。行善不会有什么错。」
行善和快乐还有一个共同点:有钱难买。经济学家常说人天性自私,除非有物质奖励或避付罚金,否则不会行善,山姆‧包尔斯教授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去年 的《科学》期刊上,包尔斯教授发表了他的研究报告,指出经济学家的观点与事实正好相反。包尔斯教授对六家托儿所进行了跟踪调查。托儿所规定,家长必须按时 来接孩子,迟到者须付罚金;罚金制度实行后,迟接孩子的家长人数反而增加了一倍。另一项类似的研究亦发现,如果是有偿捐血,愿意捐血的妇女反而会减少。
包尔斯认为,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原则被金钱收买,我们喜欢为了行善而行善。「大家喜欢行善的原因,就跟大家喜欢吃冰淇淋一样,因为感觉很好。」他说,「生 命是有价值的,因为总有些人在某些时候会表现出利他的善念。如果人的动机都是自私的,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解决气候变化、疾病,以及政治动乱等问题。」
培养自己的行善习惯并不困难。柳波默斯基教授说,「大家只要比平常多做些好事就成了,要定期做,比如规定自己在每周一表达善意五次。」
迪戈‧维拉瓦西斯认为,与人为善应从自己做起。「有时我们不和别人接触,以确保自己的安全,但这样也使自己与世隔绝了。」他说,「主要的宗教都以仁爱为普 世原则。与人为善使仁爱更为温柔、更易亲近,让大多数人感到自如。做出一点善举,也就意味着你承认周围的人跟你一样值得关爱。」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行善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