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授予穆迪 标普 惠誉不及格的FFF评级

美国财长 Tim Geithner 与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 Lawrence Summers 昨(15)日联名在《Washington Post》 撰文,内容提及金融监理改革计画的部分内容,其中包含希望"降低对信用评等机构的依赖"。此言 一出,立刻让 Moody's Co.(MCO-US);穆迪)昨日股价大跌 6.56%,Standard & Poor's 母公司 McGraw Hill (MHP-US))昨日也大跌4.53%。

《CNNMoney》专栏主笔 Paul R. La Monica 在威廉亚洲官网 文章中指出,官员指称希望"降低投资人和监管部门对信评机构的依赖",显示美国政府很想把类似信评公 司边缘化─这应该从欧巴马政府明(17)日要揭露的金 融监理改革计画可见分晓。

而追溯这段时间以来,经历金融风暴的洗礼,许多曾被信评机构背书的"优良"金融商品都变得一文不值、宛如壁纸,让投资人对主要的信评公司信心大失;批 评者认为,如 Standard & Poor's、Moody's 或类似机 构都对高风险商品反应太慢,无法及时警告投资人次级房贷或问题资产的危险。

不仅如此,许多信评机构的业务运作含有利益冲突:一般公司发行债券时,必须向主要信评机构付费,以取得债券的信用评等。评论人士认为,信用评级公司应 该向投资人收费,以避免"一手拿钱、一手打分数"的 情况。目前有部分小型信评公司是采取这样投资人收费 模式,杜绝利益冲突。

虽然目前还无法知悉金融监理改革计画的细节,但风声已经打击信评机构母公司的股价。Standard & Poor's、Moody's 两家公司发言人至今仍未出面发表 意见。

Manning & Napier 金融服务基金共同经理人 John Mitchell 也是这两家信评公司的股东,他表示利空消息已经沉重反映在股价上,而他呼吁,信评机构应该转向投资人收取费用、提供评等资料,虽然这很不容易做到。他说:"之后可能还会爆出信评公司的更多问题,投资人可能要求了解更多内幕,但信评公司向发债企业收费的商业模式却没有重大改变"。

过去 3 个月,投资人期待华尔街最糟糕的阶段已经过去,两家信评公司的股价都随着大盘走扬。6 月初,Moody's 的执行长对股东表示,该公司 2009 年的获利可能比预期更佳:原因很简单,信贷市场中发行公司 债的企业增加,对债券评等的需求也大增。

政府监管机构应该对信评公司施加更多管理规则吗?更严格的监管可能让投资人的期待落空,因为最近这 段时间,Standard & Poor's、Moody's 和 Fitch (Fitch Ratings;惠誉)等全球三大国际信用评等公 司狠下重手,调降多家大型企业的信用评等,包括 General Electric(GM-US))、股神巴菲特拥有的 Berkshire Hathaway(BRKA-US))和 Toyota Motor (TM-US))都痛失顶级 AAA 的债信评等。

格外讽刺的是,Berkshire Hathaway 日前遭 Moody's 调降评等,但 Berkshire Hathaway 实际上是 Moody's 的最大股东。

假如美国政府成功降低了市场对信评机构的依赖, 这些公司恐怕才是必须"自降评等"的。

倘若此趋势底定,Moody's 将比 Standard & Poor's 母公司 McGraw Hill 受伤更重,因为从今年 第 1 季 Moody's 的财报来看,有 2/3 的营收来自评级服务,剩下才是来自软体、顾问以及经济研究业务组成的分析部门。

而 McGraw Hill 则未过度依赖评级服务,其他如 Standard & Poor's 信贷市场服务部门也在第 1 季贡献了 34% 的业绩。

不过提供信用评等服务显然还是营收的重要来源,因此如果美国政府打算主导任何监管变动,对这两家公 司不可忽视的压力。目前还无法判断这两支股票是否面临抛售潮,但 Manning & Napier 基金经理人 John Mitchell 表示,就算要加强改革,相信美国政府会聚焦在资产担保证券(如抵押贷款债券)的评级过程。而既然目前市场几近干涸,剩下也没多少东西好评了。

《CNNMoney》专栏主笔 Paul R. La Monica 再度 强调,近几周这些评等机构的股票将会如何变化,才是 投资人要关注的重点。不过 3 月以来相关类股的大涨 荣景,应该结束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