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教育部表示,中国40%的上星电视频道存在台标书写方式不合法的现象,教育部特别点出中国中央电视台,指其台标"CCTV"的写法不规范--既非首写汉写的组合也非首写拼音的组合,而是外语的首写组合,并暗示其及早更改。不折腾元年刚开局,教育部就试图以蛇吞像,折腾党的重要喉舌,这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对CCTV发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陆当局策动下的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反映。教育部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十四条"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事实上,该条款中的"用语用字"凭直感是指内容中的"用语用字",而不一定包括"台标"。教育部在台标上纠缠,无非是因为央视的台标采用了英文首字母缩写,而不是汉字或者汉语拼音。如果严格依照 "语言文字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当指现行的语言文字,那么北京奥运会徽标中那个不古不今的"京"字,早就该撤换掉。教育部不敢拿"发扬民族文化"的奥运会徽开刀,而拿有"崇洋"之嫌的央视开刀,凭的就是民族主义情绪带来的冲天牛气。可以预言,如果让中国民众作民意判决,就凭"崇洋"这一条,央视必死无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由于英语文字易写易记,其中不少的简单文字已经成为跨国界的共同词汇,如DNA,TAXI,TV,CEO等等,以"不规范"为名试图改弦更张,只会造成更多的麻烦。教育部语用司不顾语言事实,滥用权力意志,完全是狗拿耗子行为。
教育部和央视在中国的政治格局中本不是同一个重量级的两个单位,但是前者这次主动出拳PK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作为权力机关的存在。教育部下属的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机构,虽然挂有国家的名头,但在权力分肥中,一向只能是叨陪末坐的角色。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为"语言口"的"清贫"权贵看到了商机,倘若这个利益集团看准时机,拿到像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那样的可以横征滥罚的腰牌,他们不愁继续保有"十万雪花银"的快乐生活。
中国语言管理机构,上有教育部的两个司和隶属教育部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下有各省、市、县相应的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重庆市梁平县为例,该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07年的人事组织是:主任1名,副主任3名,委员12名,办公室工作人员6人,共计22 人。按照这个比率推算,全国两千八百多个县级行政机关,加上省、市、国家的各级此类机关,吃语言工作饭的有近百万人。这个巨大的利益集团如果不适时地"折腾"一下,就很难保持"权""钱"间的收支盈余。
- 关键字搜索:
- 教育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