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利益与道德谁重 香港企业面临压力

 2009-02-06 10:1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香港历来重视经济自由放任政策,鲜有人提出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等道德问题。不过,在金融海啸爆发后,本地企业却明显感受到这方面的压力。

从去年十月起,金融海啸对香港的冲击逐步扩大,尤其是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后,导致万名以上民众受损,令港人对经济前景陷入一片灰暗中。

而雷曼事件爆发后,香港经济急速恶化,本地企业开始裁员,导致本地失业率从去年中的3%水平上升至4%水平。

尽管中国及香港领导人先后呼吁企业际此艰难时刻不要轻易裁员,但企业在"唯利是图"的市场规律下,去年底就出现首波裁员潮,大型企业包括汇丰银行、星展银行、无线电视、亚洲电视等纷纷裁员。

在第一波裁员潮出现后,行政长官曾荫权警告说,今年农历年后及年中,本地的失业问题将会更为严峻。不出所料,农历过后,本地大型电讯商电讯盈科马上传出裁员。

电盈工会于4日召开记者会透露,公司高层计画裁员600人。虽然600人相对于电盈的1万多名员工是少数,但工会觉得,电盈去年赚钱,在赚钱下仍然裁员,是"不道德"的行为。

电盈工会的表态,获得各大报章的支持,连亲中的大公报也发表社评,批评电盈裁员是无视社会责任,并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感,是特区政府近年致力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之一。"

经济日报在报导电盈裁员事件上,使用了以下标题:员工慨叹,雇主一代比一代无良。

在工会、工人及舆论的狙击下,香港的企业似乎一夜之间成为"无商不奸"的一群,其中电盈更成为外界攻击的重点。所以如此,是因为电盈除了有意裁员外,日前还决定取消在港上市,转化为私人企业,这导致电盈的小股东损失惨重,因此对行政高层百般苛责。

除了电盈外,本地多家银行包括汇丰、中银、东亚等去年底也因为涉及销售雷曼债券而被投资散户及协助他们的政党代表批评"缺乏道德"。

对于舆论批评某些企业"不道德",香港城市大学经济及金融系副教授关荫强说,这种指责经常有人提出,并非新鲜的事;而当前社会又出现这些批评,与经济出现困境及社会价值观转变有关。

而他对舆论的批评颇不以为然。

关荫强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说:"到了一定的程度,企业就会知道是否需要更多的道德。譬如捐款,企业也有捐款,这是一种消费模式,到了它们觉得无法负担,就会停止捐款......做善事不是说要倾尽家财去捐公益金,才是有道德的人......"

他表示,同样的道理可以套用在当前舆论对企业裁员的道德批评上。

关荫强说:"到某种程度,如果经济真的很差,企业自身难保,它也没有办法。"

因此,无论外界对企业提出那些道德要求,一个客观的事实是:企业自身会因应客观经济而做出调整。

浸会大学公司管治与董事学硕士课程主任陈兆阳认为,当前舆论所以掀起对企业的道德要求,其中一个主因是这次金融海啸的冲击确实很大,受害人众多。

但他表示,一家企业有很多的利益相关者,当中最重要的是股东。因此,在谈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时,通常会首先把股东的利益放在首位,然后才会是其他利益相关者。

陈兆阳说:"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公司来说,可能会有人觉得它们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会高一些,但问题是在金融风暴下,许多企业已经面临财政困难,假如(企业)只是看雇员,我们又是否忽视了股东的立场?因为,问题是,某一天企业真的要倒闭,损害最大的是股东。"

因此,对于当前社会上对企业提出的种种要求,陈兆阳认为,部分属于非理性。

但他也说:"从另外一个角度,如果一家企业在金融风暴中有亏损,但没有到达倒闭的地步,长远而言,如果企业此时能够与员工维持良好关系,相信对企业的长远价值是有帮助的。"

金融风暴对香港的冲击看来尚未结束,而假如其影响进一步恶化,不排除企业可能会面对更大的舆论压力,但期间企业却又可能面对更严峻的财政问题,届时利益与道德之间谁重,恐怕将对企业构成莫大压力。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中央社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