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中剑: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二字,令后世名利之徒梦寐以求,为之神魂颠倒。然而对于古代明君圣王来说,天下却是一副难挑的千斤重担,尧舜数度欲让贤,盖因此担沉重,重荷之下,何乐之有。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只因天下难治,贤达难求,欲得贤达为其分挑重担也。后世道隐德衰,视天下如甘肥,蝇附蚁聚之辈,何可胜数,残民窃国之徒,车载斗量。尤其近代以来,西学东渐,邪灵窃国,弱肉强食之说,深入人心,厚黑斗争之学,毒蛊天下。遂使我泱泱五千之中华,礼崩乐坏,道德颓废,腐败丛生,变乱四起,此诚历劫未有之大变局也。

中国过渡政府应运而生,依道德之高,据仁义之峰,顺天应人,一呼而天下云集,再呼而四方风动,今万众一心,共讨民贼,如汤沃雪,势若破竹。除残去秽,指日可待。举国同庆,为期不远。

此文所欲言者,在革命成功之后。

近日读到辛亥革命那一段历史,颇有感触。以史为鉴,可以知成败。辛亥革命虽名曰成功,而事实上它所造成的社会转型,以及这种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军阀割据,长期内战,民生艰难,国家积弱,共匪乘隙,外敌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却是国民难以承受之重,也成了中国人心中至今挥之不去的梦魇。希望过渡政府以史为鉴,熟悉辛亥革命那段历史,正视辛亥革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革命领导人本身的缺陷和失误,以为前车之鉴。

这里着重要说的,是革命领导人自身的缺陷,这种缺陷所造成的失误,以及这种失误对中国,对中国人民所带来的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中国儒家自古讲究内圣外王。夫欲平治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可见立志在先,有了充分的诚意之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的正统文化中,政治是一个从个人修为入手,由内而外扩展善良与正义的一个过程。个人的道德才智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反过来说领导人个人的道德才智有缺陷,就会造成行为决策上的失误,而这种失误必然对国家人民带来负面影响。

下面让我们看孙中山的决策失误,并由其失误一窥其内在的缺陷。

孙中山的第一个重大失误,就是对窃国大盗袁世凯的妥协。当时两军对峙武昌,袁军虽占上风,然其实革命已成燎原之势。南京光复,更是与武昌成犄角之势。清庭可用于灭火的王牌唯有北洋军,而北洋精锐却在武昌陷入胶着,有陷入泥潭的危险。袁世凯对这一切心知肚明,对他来说,更危险的是主少国疑,皇帝的生父摄政王与他有杀兄之仇,满洲权贵更对他极尽猜疑打压之能事,目前只是靠他救燃眉之急而已。鸟尽弓藏,革命军是他袁某人的大救星,不能灭,也灭不了。所以袁当初是硬挺着,利用清廷压革命军,反过来利用革命军压清廷,两面三刀,在危机重重的不利条件下终于实现了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最大化。所以辛亥革命,袁世凯和他的北洋军阀集团是最大的收益者。而革命军却为人火中取栗,与清廷双输。辛亥革命名胜实败,中国陷入了更艰难的困境中。对此武昌革命军政府和孙中山本人都难辞其咎。

先说孙中山个人的失误以及他性格中的内在缺陷。孙中山最大的失误也是最大的妥协是让出总统职位,在动荡时期,将至关重要的一国之权柄交给了袁世凯这个出卖君父,声名狼藉的政客。此举看似为国为民而舍弃个人权位,高蹈让贤,实则弃民误国,为一己之虚名置国民于险境。一着错,满盘输,国家人民从此陷于百年不复之黑暗。孙中山辜负民望,有辱使命,难辞其咎。

从个人性格分析,孙中山是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名轻利,功成身退观念的影响。只看到满汉民族矛盾,对袁世凯等利欲熏心的汉人官僚与清政府狼狈为奸,将个人升官发财置于国家人民利益之上的贪婪本性认识不足,乐观地以为清帝退位之日就是革命成功,天下太平之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孙中山于革命之初未能把握形势,轻弃责任,将国之重柄拱手让贼。其后虽百般补救,终因时过境迁,良机已逝,未能如愿。故临终有"革命尚未成功" 之叹。更兼其晚年急功近利,引狼入室,遂使我中华神州沦于赤匪之魔掌,令天下爱国之士,无不扼腕叹息。追根溯源,孙中山身为革命领导人,局于故纸,意气用事,不识大体,不明进退,不该退时退,不当进时进,对于中国近百年不堪回首的历史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如此弃民误国,引狼入室之人岂能尊为国父?

再说当初武昌革命军政府的失误。此政府系临时拼凑而成,成份复杂,鱼龙混杂。各怀打算,目的不一。外御强敌则不足,内斗争权则有余。徒具代表广泛之名,何有安邦定国之实?又岂能冀其决机于两军阵前,抚民于动荡之日?

前事不忘,后世之事。

当今中国民众对腐败透顶的中共政权唯一认可的地方就是它的强势,尽管不无装出来的成分。不少中国人认为中国必须要有一个强势的中央政府才能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防止国家分裂,维护社会治安,维持经济、金融秩序,稳定物价,保障就业。他们最怕的就是中共垮台后中国像伊拉克那样成为美式民主政治不成功的试验田。议会中党派林立,争论不休。民族矛盾激化,互相攻击。社会治安恶化,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失业加剧,经济衰退。

对此,我个人的意见是革命成功后先不要急于分权,而是以过渡政府为主体,成立一个强有力的临时政府,委以全权,担负全责,领导全国上下共克时艰,实现中国社会平稳转型。在三年过渡期内,不设议会,临时政府集军政司法权责于一身。以期事权画一,权责相当,避免内耗以及不必要的掣肘与推委。

民主政治,三权分立的好处是分权制衡,避免国家权力过于集中在个人或派系之手。其弱点是牵制多,效率低。三权分立的作用在于维持均势,用之于守成则有余,用之于破立则不足。而中国至辛亥革命以来,城头变换大王旗,百年中一直没有一个合理的政治体制。时至今日,政治与官场在中国已经成为"黑暗"的代名词。即将到来的大革命必定激浊扬清,一洗百年官场积弊,大破大立,势所难免。彼时雷厉风行之际,三权分立的守成态势,实难满足革命形势之需要。因此我主张先破立,后守成。三年过渡,用于除残去秽,破旧立新。三年过后,临时政府还政于民。届时革命元勋,安邦功臣,泛舟江湖,退隐林下。功成身退,后天下之乐而乐,岂不两全其美?

权力集中的优点是效率高,缺点是权力长期集中于个人或派系之手,容易脱离民众,滋生腐败。如今民主国家的总统任期普遍至少四年,而临时政府要在三年过渡期内收拾中共留下的烂摊子,既要维护国家统一,维持社会治安,又要保障国计民生,重建社会道德,实在是任重道远。成功与否,尚在未知之数,揽权自肥,何从说起?二战之后,德日意三国在走向民主政治之前尚且经历了异国占领军数年的军事管制,革命成功之后,将治国重任暂委革命功臣数年,期以领导中国完成社会转型,又有何不妥?

个人以为任期三年的临时政府只需以现今过渡政府为主体筹建,为社会平稳过渡计,理应着重于效率,无需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同时筹建的制宪会议却非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可。虽说现在过渡政府已经在着手制定临时宪法草案,不过终究只是一家之言。将来革命成功后,方方面面肯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意见提出来。作为未来中国的宪法,必须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这就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届时在制宪会议各抒己见,为未来中国拿出一部出色的宪法来。如果实在不能达成一致,可以同时拿出2-3套不同版本的宪法草案,将来全民公投,让人民自己选择。这样也可以避免如欧洲宪法被公投否决后出现的政治进程停滞的问题。

不过届时制宪会议如何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这都没关系,这也是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必然。不过临时政府却不能这样议而不决,多谋寡断。出现不同意见也很正常,可是总统却必须有最后一锤定音的权威。

何为民主?为民做主才是真民主。否则徒具民主之名,民实无主,国家既不免陷于混乱,民众亦无福祉可言。利国利民,从何说起?希望过渡政府以历史为鉴,以国民为重,拿出果断和魄力来,在领导中国革命之后实现中国社会的成功转型,不负人民的期望,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历史上留下你们辉煌的一页。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