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到一个新的国家,我们常常会在无意之中冒犯或伤害别人,轻则让双方感到尴尬,重则会让生意泡汤。西方人去中国,最大的麻烦就是对东方文化的不理解。下列8种情况西方人特别应该注意:
1. “我想”还是“我们想”
在西方,个人利益至高无上;而在中国,群体利益高于一切。于是,中国人表达自己的愿望常用“我们想”,而西方人习惯于说“我想”。
2. “我是为了你好!”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能说明中国人的群体思维。一位中国汽车供应商未征求北美一名客户的意见,就擅自更换了产品。客户对此非常愤怒,而供应商却不明 就里。在西方,凡涉及个人利益的决定,必须要经当事人同意,因为这是对个人权利和个人选择的尊重。而中国人习惯群体思维,上司、父母可以替下属或孩子做决 定,而无需征求意见。因为上司和父母坚信,“我是为了你好!”他们是在为了群体的最大利益着想。
3. “你挣多少钱?”
西方人比中国人更注重个人隐私。学生向老师打听其他同学的成绩,同事间互相打听工资多少、婚姻状况等,这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到了中国,如果有人问任何私密问题,你一定不要感到惊讶。你若不愿意说,可以简单地一笑而过或改变话题。
4.听到最后,你才会听明白!
一位中国员工给外籍老板打电话请假时,一般他会这么说:“我儿子病了,今天不能上幼儿园。我想请个临时保姆,可找不到。我也问了岳父母,可他们身 体不舒服。现在,我恐怕别无选择,只好待在家里照看孩子了。我请一天假好吗?”这就是中国人的特点:他们习惯于在谈话的最后表明观点,而西方人总把最重要 的信息放在谈话的开头。所以,听中国人说话,你一定要有耐心。
5.感谢之时不说“谢谢”。
在西方,即使受到别人非常小的恩惠,也要表示感谢。而在中国,在关系比较亲密的时候(比如朋友和同事),如果对任何事情都说“谢谢”,那就会被看 成是把自己主动疏离于群体之外。如果你听不到中国人对你说“谢谢”,一定不要介意或气恼。要知道,当中国人真的说“谢谢”时,那倒真的可能是一种疏远了。
6. “为什么我还需要证据?”
中国人的表述往往让人觉得模棱两可、模糊不清,因为他们不喜欢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所以,中国人的学术文章往往缺少脚注;被控销售含铅玩具的供应 商只会为自己喊冤,而不去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这一点,着实让西方人感到头疼。不过,当你要求中国同事为你提供证据(比如市场调查等)时,如果你看到的 是一张毫无表情的脸,千万别感到意外。
7.不会拥抱。
当众表达情感在西方很普遍,可在中国却是禁忌——至少在成年人当中是如此,即使在亲密的朋友与家人之间也不例外。如果你听说有一个中国父亲从未拥抱或亲吻过他成年的孩子,不要大惊小怪。所以,把你热烈的拥抱和飞吻留到(美国)国内再用吧。
8.很少说“对不起”。
在中国,当有人插队和不小心撞到你时,你将很难听到“对不起”或“抱歉”。美国人,请保持冷静,这些事情在我们看来很粗鲁,可按中国人的标准则能被完全接受。原因就在于,中国的人口实在太多了,这里的人会想尽一切办法寻找任何可能的捷径,以更快获得方便。
在跨文化的交际中,要弄懂这些微妙的差异,当然不是一件简单之事。到了中国,就要去适应中国文化,套用中国的一句俗话,就是要“入乡随俗”。
1. “我想”还是“我们想”
在西方,个人利益至高无上;而在中国,群体利益高于一切。于是,中国人表达自己的愿望常用“我们想”,而西方人习惯于说“我想”。
2. “我是为了你好!”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能说明中国人的群体思维。一位中国汽车供应商未征求北美一名客户的意见,就擅自更换了产品。客户对此非常愤怒,而供应商却不明 就里。在西方,凡涉及个人利益的决定,必须要经当事人同意,因为这是对个人权利和个人选择的尊重。而中国人习惯群体思维,上司、父母可以替下属或孩子做决 定,而无需征求意见。因为上司和父母坚信,“我是为了你好!”他们是在为了群体的最大利益着想。
3. “你挣多少钱?”
西方人比中国人更注重个人隐私。学生向老师打听其他同学的成绩,同事间互相打听工资多少、婚姻状况等,这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到了中国,如果有人问任何私密问题,你一定不要感到惊讶。你若不愿意说,可以简单地一笑而过或改变话题。
4.听到最后,你才会听明白!
一位中国员工给外籍老板打电话请假时,一般他会这么说:“我儿子病了,今天不能上幼儿园。我想请个临时保姆,可找不到。我也问了岳父母,可他们身 体不舒服。现在,我恐怕别无选择,只好待在家里照看孩子了。我请一天假好吗?”这就是中国人的特点:他们习惯于在谈话的最后表明观点,而西方人总把最重要 的信息放在谈话的开头。所以,听中国人说话,你一定要有耐心。
5.感谢之时不说“谢谢”。
在西方,即使受到别人非常小的恩惠,也要表示感谢。而在中国,在关系比较亲密的时候(比如朋友和同事),如果对任何事情都说“谢谢”,那就会被看 成是把自己主动疏离于群体之外。如果你听不到中国人对你说“谢谢”,一定不要介意或气恼。要知道,当中国人真的说“谢谢”时,那倒真的可能是一种疏远了。
6. “为什么我还需要证据?”
中国人的表述往往让人觉得模棱两可、模糊不清,因为他们不喜欢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所以,中国人的学术文章往往缺少脚注;被控销售含铅玩具的供应 商只会为自己喊冤,而不去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这一点,着实让西方人感到头疼。不过,当你要求中国同事为你提供证据(比如市场调查等)时,如果你看到的 是一张毫无表情的脸,千万别感到意外。
7.不会拥抱。
当众表达情感在西方很普遍,可在中国却是禁忌——至少在成年人当中是如此,即使在亲密的朋友与家人之间也不例外。如果你听说有一个中国父亲从未拥抱或亲吻过他成年的孩子,不要大惊小怪。所以,把你热烈的拥抱和飞吻留到(美国)国内再用吧。
8.很少说“对不起”。
在中国,当有人插队和不小心撞到你时,你将很难听到“对不起”或“抱歉”。美国人,请保持冷静,这些事情在我们看来很粗鲁,可按中国人的标准则能被完全接受。原因就在于,中国的人口实在太多了,这里的人会想尽一切办法寻找任何可能的捷径,以更快获得方便。
在跨文化的交际中,要弄懂这些微妙的差异,当然不是一件简单之事。到了中国,就要去适应中国文化,套用中国的一句俗话,就是要“入乡随俗”。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 关键字搜索:
- 美财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