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天文新发现 西佛星系藉碰撞 吃掉邻近星系(图)

 一个星系"吃掉"另一个星系,是引发星系中心的黑洞大量吞食物质的关键因素?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林仁良,透过特大天线阵列(VLA)电波望远镜观测发现,透过星系的氢气影像差异性比较,观察到二十五个西佛星系几乎都有与邻近星系"互吃"的现象。
林仁良昨日于台、美两地同时宣布这项重大发现,其花费八年研究的两篇论文也发表于本月的《天文物理期刊》中。
他指出,有一种星系称之为"西佛星系",它的核心非常亮,比整个星系都亮。天文学家发现,要让它这么亮有两个条件,一是有超大质量的黑洞,二是有大量的气体,亮光就是因大量气体被黑洞吸引后高速摩擦而产生。
至于目前人类所处的银河系,虽然也有黑洞,但没有气体,属于非活跃星系。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有些星系有大量气体有些则否,天文学家始终在寻找答案。
这两种星系透过一般可见光望远镜看起来是一样的,但林仁良透过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特大天线阵列(VLA)电波望远镜却发现,两种星系的氢气影像并不一样,他观察到的二十五个西佛星系几乎都有与邻近星系"互吃"的现象,而另外二十五个非活跃星系几乎都没有。
扰动氢气气流 吸引气体掉入黑洞
"星系碰撞现象从宇宙一开始就有",林仁良说:"但我们的发现是,西佛星系因为与邻近的非活跃星系碰撞,造成周围氢气气流受到扰动,吸引气体掉入星系的中心。"
他进一步解释道,星系碰撞是因为彼此的引力,不是因为被谁的黑洞吸引,但气体掉入西佛星系的中心后,却会"喂养"黑洞,气体不断被吸进黑洞,高速摩擦造成千万度的高温,因此致使星系核发亮,因此造成与其他星系黑洞较为明显的亮光。
过去星系碰撞论始终停留在纸上谈兵层次,林仁良博士的氢气研究成果,将是促进人类更了解西佛星系的一大关键里程。

本文留言

作者王萱仪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