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身体处于高速发育阶段,需要大量的营养。这个阶段宝宝的牙齿也最需要照顾。
0―6个月
吃奶姿势最关键
一般来说,婴儿到了6个月才会长出第一颗乳牙。那么,没牙的时候护什么呢?专家认为,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护好将会长牙的“土壤”。
一 个人牙长得好不好、齐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颌骨发育得怎么样。比如,有些人下颌前伸,下牙包在上牙外面,出现“地包天”,很可能就是由于小时候喝奶姿 势不对造成的。婴儿应尽量避免平躺着吃奶。因为孩子平躺着喝奶时,下颌需要向前伸着去够奶瓶,久而久之,会形成下颌前伸的习惯,等到牙齿长出自然免不了位 置靠前,形成“地包天”。
此外,孩子的龋齿问题也是从这个阶段就应该考虑的。从理论上说,孩子6个月之前,口腔中通常是没有致龋细菌的。然 而,这种“纯净”的状态却很容易被打破。当父母去亲吻孩子嘴唇时,可能会将自身所带的致龋菌传染给他们;孩子喝完奶后,如果不适时清理口腔,也可能会导致 细菌繁殖。
建议
1、要注意哺乳姿势,以约45度斜卧位或半卧位为宜,最好不要躺着喂奶。
2、奶嘴的开口要大小合适,以不会呛奶,且不让孩子吮吸太费力为好。
3、为孩子测试食物温度时,家长应该用手背试温,避免大人用嘴接触小勺或食物。
4、父母平时少亲吻孩子嘴唇,尤其是本身就有龋齿问题的家长,最好避免。
5、经常用消毒软纱布浸温开水轻轻擦洗孩子口腔黏膜和按摩牙床,或在孩子喝完奶后,再喂点清水。
6个月―3岁
给牙齿涂层氟化物
宝宝的小牙在这个阶段就会陆续“破土而出”了。于是,系统的护牙工程也要随之开始了。
就像很多人知道的,氟化物有坚固牙齿的作用。所以近几年来,多数牙膏都会添加或多或少的氟化物。然而对低龄儿童来说,含氟牙膏未必好。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 大多不会有意识地漱口,很容易吞咽下有着各种水果味道的牙膏。有调查显示,3岁左右的儿童在刷牙时会吞咽牙膏用量的30%左右,4―5岁儿童的吞咽量约为 20%。如果儿童长期吞入含氟牙膏,就有可能因摄入过量的氟化物而导致氟牙症。
儿童在使用牙膏时应该慎重一些。年龄小的孩子不适合使用含氟牙 膏,并不是说他们要完全避开氟化物。为了促进牙齿与骨骼的钙化,在国外,孩子6个月后,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氟化物。他们通常选择将氟滴剂滴在孩子的 舌头上,让他用舌头在口内搅拌,使氟滴剂到达各个牙面;或每天将氟滴剂或氟片溶于饮水中。
建议:
1、孩子6个月后,带他到医院进行氟化物防龋处理;以后最好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再次涂氟。
2、牙齿萌出的这段时间,适当咀嚼硬物可以促进颌骨发育,让牙齿长得更整齐。比如,可以喂给孩子一点饼干之类有“嚼头”的食物。
3岁―6岁
开始洗牙
对儿童来说,做窝沟封闭绝对是杜绝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很多人认为,这只是针对恒牙的措施,其实,窝沟较深的乳牙也应该进行这种保护处理。
乳牙完全被恒牙替代,一般需要持续到12岁左右。在这段乳牙时期,一旦出现龋齿,如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发展为根尖周炎,影响到牙床,或其下方正在发育的恒牙胚,引起恒牙发育异常。
当然,乳牙毕竟要脱落,没必要让所有孩子都做窝沟封闭。如果孩子的牙齿窝沟不深,牙齿一直很健康,可以不用做;但窝沟较深的,则意味着有比较大的患龋齿可能,最好提前做防范。
防龋要尽早,那么矫正牙齿是不是也要尽早呢?朱红主任认为,这不能一概而论。乳牙齐不齐,跟恒牙的整齐度没有必然关系,一般不需要过早干预。但如果牙齿咬合出现“地包天”,或乳恒牙替换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就应及时去医院。
建议:
1、孩子牙齿窝沟如果比较深,最好做个窝沟封闭。
2、三四岁的孩子能配合看病时,带他们做定期口腔检查和保健,并用幼儿专用的膏状物进行洗牙,通常每3―6个月一次。
6岁―12岁:
奇怪的新牙要拔掉
这是乳牙“下岗”,恒牙“上岗”的换牙期。牙病在这个阶段总是来得特别频繁,所以,基础的口腔清洁工作至关重要。
除了刷牙,家长还应注意孩子的换牙情况。如:一颗牙掉了很长时间,新的是否长出来了;是不是乳牙还没掉,恒牙就出来了;是不是在一些不恰当的地方长出了奇怪的牙齿……凡此种种,都不能忽视。
建议:
1、如果乳牙过早掉了或因坏了被拔除,恒牙短时间内还不能萌出,应该带个缺隙保持器,以防两边的牙把正常恒牙的空间挤掉。
2、乳牙没掉,恒牙已长,会形成双排牙,这种情况需要尽早拔除乳牙。
3、长出奇怪的牙齿要赶紧看,比如在门牙位置长出尖尖的牙,就可能是多生牙,应该及早处理。
4、嚼点硬的食物,否则颌骨可能由于缺乏咀嚼刺激而不能充分发育,以致难以容纳恒牙,出现畸形。
护牙小贴士
杜绝六个坏习惯
1、舔牙齿、吐舌头:常发生于换牙期。容易使颌骨发育畸形,如下颌前突等。
2、吮手指:婴儿期时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三四岁后仍难以改正,就可能会出现上颌前突等问题。
3、咬物体:咬被角、枕头或铅笔等,容易让上下牙之间出现间隙。
4、咬上唇或下唇:咬上唇会导致下颌前突,出现“地包天”;咬下唇容易导致下颌后缩,出现“鸟嘴状”。
5、偏侧咀嚼:单侧咀嚼会让不常用的一侧颌骨发育不良,导致脸型左右不对称。
6、用嘴呼吸:长时间用嘴呼吸会令上颌前突,上前牙突出。
0―6个月
吃奶姿势最关键
一般来说,婴儿到了6个月才会长出第一颗乳牙。那么,没牙的时候护什么呢?专家认为,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护好将会长牙的“土壤”。
一 个人牙长得好不好、齐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颌骨发育得怎么样。比如,有些人下颌前伸,下牙包在上牙外面,出现“地包天”,很可能就是由于小时候喝奶姿 势不对造成的。婴儿应尽量避免平躺着吃奶。因为孩子平躺着喝奶时,下颌需要向前伸着去够奶瓶,久而久之,会形成下颌前伸的习惯,等到牙齿长出自然免不了位 置靠前,形成“地包天”。
此外,孩子的龋齿问题也是从这个阶段就应该考虑的。从理论上说,孩子6个月之前,口腔中通常是没有致龋细菌的。然 而,这种“纯净”的状态却很容易被打破。当父母去亲吻孩子嘴唇时,可能会将自身所带的致龋菌传染给他们;孩子喝完奶后,如果不适时清理口腔,也可能会导致 细菌繁殖。
建议
1、要注意哺乳姿势,以约45度斜卧位或半卧位为宜,最好不要躺着喂奶。
2、奶嘴的开口要大小合适,以不会呛奶,且不让孩子吮吸太费力为好。
3、为孩子测试食物温度时,家长应该用手背试温,避免大人用嘴接触小勺或食物。
4、父母平时少亲吻孩子嘴唇,尤其是本身就有龋齿问题的家长,最好避免。
5、经常用消毒软纱布浸温开水轻轻擦洗孩子口腔黏膜和按摩牙床,或在孩子喝完奶后,再喂点清水。
6个月―3岁
给牙齿涂层氟化物
宝宝的小牙在这个阶段就会陆续“破土而出”了。于是,系统的护牙工程也要随之开始了。
就像很多人知道的,氟化物有坚固牙齿的作用。所以近几年来,多数牙膏都会添加或多或少的氟化物。然而对低龄儿童来说,含氟牙膏未必好。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 大多不会有意识地漱口,很容易吞咽下有着各种水果味道的牙膏。有调查显示,3岁左右的儿童在刷牙时会吞咽牙膏用量的30%左右,4―5岁儿童的吞咽量约为 20%。如果儿童长期吞入含氟牙膏,就有可能因摄入过量的氟化物而导致氟牙症。
儿童在使用牙膏时应该慎重一些。年龄小的孩子不适合使用含氟牙 膏,并不是说他们要完全避开氟化物。为了促进牙齿与骨骼的钙化,在国外,孩子6个月后,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氟化物。他们通常选择将氟滴剂滴在孩子的 舌头上,让他用舌头在口内搅拌,使氟滴剂到达各个牙面;或每天将氟滴剂或氟片溶于饮水中。
建议:
1、孩子6个月后,带他到医院进行氟化物防龋处理;以后最好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再次涂氟。
2、牙齿萌出的这段时间,适当咀嚼硬物可以促进颌骨发育,让牙齿长得更整齐。比如,可以喂给孩子一点饼干之类有“嚼头”的食物。
3岁―6岁
开始洗牙
对儿童来说,做窝沟封闭绝对是杜绝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很多人认为,这只是针对恒牙的措施,其实,窝沟较深的乳牙也应该进行这种保护处理。
乳牙完全被恒牙替代,一般需要持续到12岁左右。在这段乳牙时期,一旦出现龋齿,如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发展为根尖周炎,影响到牙床,或其下方正在发育的恒牙胚,引起恒牙发育异常。
当然,乳牙毕竟要脱落,没必要让所有孩子都做窝沟封闭。如果孩子的牙齿窝沟不深,牙齿一直很健康,可以不用做;但窝沟较深的,则意味着有比较大的患龋齿可能,最好提前做防范。
防龋要尽早,那么矫正牙齿是不是也要尽早呢?朱红主任认为,这不能一概而论。乳牙齐不齐,跟恒牙的整齐度没有必然关系,一般不需要过早干预。但如果牙齿咬合出现“地包天”,或乳恒牙替换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就应及时去医院。
建议:
1、孩子牙齿窝沟如果比较深,最好做个窝沟封闭。
2、三四岁的孩子能配合看病时,带他们做定期口腔检查和保健,并用幼儿专用的膏状物进行洗牙,通常每3―6个月一次。
6岁―12岁:
奇怪的新牙要拔掉
这是乳牙“下岗”,恒牙“上岗”的换牙期。牙病在这个阶段总是来得特别频繁,所以,基础的口腔清洁工作至关重要。
除了刷牙,家长还应注意孩子的换牙情况。如:一颗牙掉了很长时间,新的是否长出来了;是不是乳牙还没掉,恒牙就出来了;是不是在一些不恰当的地方长出了奇怪的牙齿……凡此种种,都不能忽视。
建议:
1、如果乳牙过早掉了或因坏了被拔除,恒牙短时间内还不能萌出,应该带个缺隙保持器,以防两边的牙把正常恒牙的空间挤掉。
2、乳牙没掉,恒牙已长,会形成双排牙,这种情况需要尽早拔除乳牙。
3、长出奇怪的牙齿要赶紧看,比如在门牙位置长出尖尖的牙,就可能是多生牙,应该及早处理。
4、嚼点硬的食物,否则颌骨可能由于缺乏咀嚼刺激而不能充分发育,以致难以容纳恒牙,出现畸形。
护牙小贴士
杜绝六个坏习惯
1、舔牙齿、吐舌头:常发生于换牙期。容易使颌骨发育畸形,如下颌前突等。
2、吮手指:婴儿期时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三四岁后仍难以改正,就可能会出现上颌前突等问题。
3、咬物体:咬被角、枕头或铅笔等,容易让上下牙之间出现间隙。
4、咬上唇或下唇:咬上唇会导致下颌前突,出现“地包天”;咬下唇容易导致下颌后缩,出现“鸟嘴状”。
5、偏侧咀嚼:单侧咀嚼会让不常用的一侧颌骨发育不良,导致脸型左右不对称。
6、用嘴呼吸:长时间用嘴呼吸会令上颌前突,上前牙突出。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 关键字搜索:
- 宝宝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