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何处寻
传 统 的 北 京 四 合 院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像一幅水墨画,欧阳修寥寥几笔勾画出一个暮春时节黄昏独坐深闺的女子,怅然若失,扶栏远望的景象。一句“庭院深深深几许”令李清照称赏不已,并拟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时光荏苒,纵横千年。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生活的现代人已经很少有机会去体会“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意境。城市里的高楼越来越多,院子越来越少,马路越来越宽,天空越来越窄,“庭院深深”正逐渐成为电视剧里的一种道具,或是追溯往事的一段记忆。在一片繁华喧闹的城市开发热潮中,拔起而起的幢幢高楼替代了昔日的深深庭院。在一篇题为《无墙之城》(city without walls)讲述北京变化的小品文中,查建英写到了一位擅写怀旧美文的故友对北京的印象。“现代化的北京,已经变成了一个没地方挂鸟笼的城市。”要理解他的话,你必须知道老北京的场景:“……彬彬有礼的老先生在安静的公园里、欢乐的茶馆中,或者自家的后院里随手把装着鸟儿的竹笼挂到枝头。这是有关休闲和某种文化的经典印象。鸟笼就是一种标志,鸟笼的消失就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一套价值观念的消失。”
建筑是一种凝固的音乐,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这是作家郁达夫寓居北京期间,对四合院发出的赞叹。四合院之好,在于它有房子、有院子、有大门、有房门。关上大门,自成一统;走出房门,顶天立地;四顾环绕,中间舒展;廊栏曲折,有露有藏。如果条件好,几个四合院连在一起,那除去合之外,又多了一个深字。“庭院深深深几许”、“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作家邓云乡以他一生的感受,全部的才华,为四合院想了四组赞语:“冬情素淡而和暖,春梦混沌而明丽,夏景爽洁而幽远,秋心绚烂而雅韵。”
作为千百年来中国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庭院建筑在以房屋围合的形制中,承载着中国人的伦理文化和审美情趣,滋养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品性和情怀,以致成为最为普遍的传统生活方式。上下五千年,中国的老房子—四合院的历史就占了三千年。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四合院遗址被称为“中国第一四合院”。自结束了远古时代“巢居”、“穴居”的历史以后,这种由地面建造的木架泥墙的住房,就渐变成组合完整的四合院,成为中国农耕社会最为普遍、最为坚固的居住式样,无论是金碧辉煌的帝王宫殿,还是寻常百姓的粉墙黛瓦,或是晨钟暮鼓的深山寺观,无不是这种重重叠叠的木构架体系、院落式组合构成的建筑样式。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们的城市在向现代化齐步迈进的过程中,在“都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开发热潮中,一大批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毁坏殆尽。北京的胡同已经从建国初期有名可查的三千六百条,到现在只剩下不到四百五十条。五十年的时间里,百分之八十的四合院消失了。“在推土机下一条条传统街道、一片片历史街区正逐渐消失,危旧房改造工程使历史文化街区遭到严重破坏。”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7月底在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上列举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现代高层建筑逼近北京故宫、乐山大佛对岸景观地带建起高层建筑、杭州城市向心发展造成西湖地区历史文化环境难以改善。“现在北京正在清除年久失修的胡同,拆掉那些过时的住宅。但推土机推掉的还有复杂的社会网络和这些联系紧密的住宅区培育起来的生机勃勃的街头生活。”美国《时代》杂志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评价中国的旧城开发。二战后的欧洲城市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但在以后经济大发展城市新建设时,却没有像我国这样拆掉旧城建新城,许多古城都保留了原貌,他们不是大刀阔斧地改造旧城,而是成立了“小心翼翼地修改城市”委员会。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国家历史和文化的依存,必须尊重自己的文化、珍爱自己的城市、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
造成今日庭院深深无处寻的困境,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改造的商业化机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轻视与蔑视。蔑视自己的文化比没有文化更可怕。这也是近年来国家大剧院、奥运会鸟巢、CCTV新址等大型项目屡屡让国外建筑师得手,成为他们奇思妙想“试验场”的主要原因,因为在“新、奇、标”的理念追求下,本土建筑师的构思和作品已经被边缘化了。
今天,我们重读传统建筑的美学思想和人文内涵,不仅仅是留存城市记忆、拯救文化遗产的应时之需,更是传承历史文脉、重振华夏文明的未雨绸缪。《四面围合》从向心而筑、经营布局、元素构成、空间营造、同类异构、和而不同六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庭院中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相近、相亲、相融的内在联系和外在魅力。
近年来,许多人常常提起梁思成、林徽因,犹如在人口不可遏制的膨胀后屡屡提起马寅初。在传统建筑如何融入现代都市这个问题上,惨痛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理应使我们更有智慧。
- 关键字搜索:
-
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