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雅古特:中国产业工人的集体失踪和解体失声

中共所道的“工人阶级”,就是产业工人阶层。或许应该把他们称为“蓝领阶层”,此按“我党”政治术语,暂且延旧,以免产生误会。

中国“工人阶级”大致形成于上个世纪初,他们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共同生长起来的,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产生的新的社会群体。

然而,时至今日,中共历来所标榜的“工人阶级”作为一个社会整体已经解体不复存存了。他们的解体过程,大致起始于二十多年前朱镕基的“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的结果就是大量工人的“下岗”失业。那些下了岗的工人,名称依然也叫 “工人”,但已经不再是产业工人,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工可做了。位置变了,地位也没有了。在过去,中国工人的地位虽然也不高,但他们可维持基本生活,还有些医疗保险,比农民地位高多了。现在这些待遇基本没有了。

下岗者中一部分人从事经营小卖部之类的中小型商业活动。而他们是下岗队伍中的少数成功者。下岗工人既然搞了商业,业已不是“工人”,而是“商人”了。

而很多下岗工人就找不到固定职业,或者街头摆地摊卖杂货,或者蹬三轮车卖苦力,运气好一点的可能开出租车了。不管做什么,这些人已经不是产业工人了。

当然,目前中国有很多工厂在开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有人还为此表示自豪。而在开工的工厂里劳动的不是“工人”,而是“农民工”。农民工的劳作不叫作“做工”,而只说“打工”。

“工人工”和“农民工”不只是名称上的问题,而实有事实上的差别和内容上的不同。不要以为在工厂劳动了就是成了产业工人了。

也不能设想“农民工”是亦农亦工者。他们实际上是百分之百的农民。按中共制定的户籍身份制度,他们是农村户口,比起市民,低人一等。他们在城市没有长期落脚之地,须交暂住费。因为共党所实行的城乡教育不平等政策,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普遍很低,因此要受到城市居民的冷眼冷遇和各种歧视。他们子女上学,须要交高学费。他们没有固定工资,没有劳动保障,伤亡没有保险金,老后没有养老金,永远处于被奴役地位。

因为有这种束缚和各种负担,农民工从精神意识上融不入城市人群,从经济地位上打不进城市社会。
他们只是城市的过客,异乡的打工者,最终还是农民。

原来的工人因为下岗而已经不是工人了。新来的工人虽说是在岗却不成其为工人了。中国的产业工人就这样销声匿迹、集体缺位了。

而一手制造这个产业工人“集体失踪案”的罪魁祸首就是一向标榜自己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共党。
党在国有企业搞改革,结果不准工人当工人;党在户口簿上搞等级,到底不准农民当工人。中国产业蓝领“工人阶级”,就这样被“我党”解构而消失了。

在“改革开放”的“盛世”和“稳定压倒一切”的“和谐社会”中,一点也听不到他们的呼声,他们作为社会群体已经发不出什么声音。如果让他们发声,那肯定是不和于“党的喉舌”和声的杂音,让他们随便发声,社会就会不“稳定”、政治就会不“和谐”了。

“工人阶级”从“咱们工人有力量”(五十年代的“革命歌曲”名)变成了无力自救的弱势群体;从“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一抖”的风云人物变成了割喉失语的无声儿。

要知道,共产党宣称的口号是要消灭剥削阶级的,然而今天反而消灭了党所要依靠的工人阶级。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称,因为工人阶级是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所以在革命中就不怕失去什么,也不失去什么,他们将失去的只是手铐和脚镣。而今在中国革命几十年后,工人阶级仍然是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这个还没有错。但作为无产阶级的工人阶级,反而把自身那一点点社会地位也都失去了。

中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最近版本(2002年修订),开卷就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共操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威廉亚洲官网 版本(2004年修订),开头还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见第一章“总纲”第一条)

而今共产党所宣称的“工人阶级”在哪里呢?连工人阶级都不存在了,试问党为哪个阶级做先锋?国家为哪个阶级所领导?没有工人阶级,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全面崩溃了;没有工人阶级可以靠的共产党早应该解散了。

而今依然确然存在的是没有工人阶级的中国共产党。“肤之不存,毛之焉附?”中国祖宗所创造的几千年的智慧语言,在这个面前都失去了意义,反而显得胡说八道、不知所云了。

我真不知道,这是革命的红色讽刺?还是历史的黑色幽默?或是中国的灰色滑稽?(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