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一位听众最近打来电话说,他认为体育在中国被赋予了过多的政治色彩。
广西的李先生说,在中国举行的女子足球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队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输给了挪威队,结果在媒体和网络上引起了一片讨伐之声。李先生认为,比赛总会有输有赢,对赢者捧杀、对输者骂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他说:“无论运动员的水平再高,有输有赢也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只赢不输,比赛就失去了意义,也就从根本上毁掉了体育运动的活力。中国体育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胜固可喜,败亦欣然。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副景象:胜了,就有了一切,金钱、地位、荣誉,要什么有什么;如果败了,对不起,就要把你批得体无完肤。”
李先生说,更要不得的是体育在中国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每场重要国际体育比赛的输赢总是和祖国的名誉、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到啼笑皆非。
他说:“当年中国女排取得的战绩,在中国媒体上满眼看到的都是‘学习女排的拼搏精神,振兴中华’。女排赢了球,就是为振兴中华做贡献,如果输了球,又该怎么解释呢?在中国,体育被赋予了不应该有的政治色彩,体育承受了不应该有的重担,无论如何,这是一种不自然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如果仰仗在体育比赛中获得的奖杯和冠军称号为国家和民族打气,那其实是很可悲的事。体育是体育,政治是政治,如果硬把两者扯在一起,就会陷入自我矛盾的怪圈。”
李先生说,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对中国而言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从官方和民间的反应也可以看出对体育的定位问题。
他说:“申办奥运成功,大家高兴得不得了,就像过节一样。其实,仔细想一想,中国官方和老百姓之所以对奥运这样重视,还是把举办奥运当成一件政治大事,而不是一场体育盛会。对比一下其他国家举办奥运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别。过去讲‘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把体育比赛当成政治工具;现在又是不折不扣的锦标主义。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都让体育比赛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来源:
广西的李先生说,在中国举行的女子足球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队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输给了挪威队,结果在媒体和网络上引起了一片讨伐之声。李先生认为,比赛总会有输有赢,对赢者捧杀、对输者骂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他说:“无论运动员的水平再高,有输有赢也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只赢不输,比赛就失去了意义,也就从根本上毁掉了体育运动的活力。中国体育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胜固可喜,败亦欣然。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副景象:胜了,就有了一切,金钱、地位、荣誉,要什么有什么;如果败了,对不起,就要把你批得体无完肤。”
李先生说,更要不得的是体育在中国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每场重要国际体育比赛的输赢总是和祖国的名誉、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到啼笑皆非。
他说:“当年中国女排取得的战绩,在中国媒体上满眼看到的都是‘学习女排的拼搏精神,振兴中华’。女排赢了球,就是为振兴中华做贡献,如果输了球,又该怎么解释呢?在中国,体育被赋予了不应该有的政治色彩,体育承受了不应该有的重担,无论如何,这是一种不自然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如果仰仗在体育比赛中获得的奖杯和冠军称号为国家和民族打气,那其实是很可悲的事。体育是体育,政治是政治,如果硬把两者扯在一起,就会陷入自我矛盾的怪圈。”
李先生说,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对中国而言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从官方和民间的反应也可以看出对体育的定位问题。
他说:“申办奥运成功,大家高兴得不得了,就像过节一样。其实,仔细想一想,中国官方和老百姓之所以对奥运这样重视,还是把举办奥运当成一件政治大事,而不是一场体育盛会。对比一下其他国家举办奥运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别。过去讲‘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把体育比赛当成政治工具;现在又是不折不扣的锦标主义。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都让体育比赛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体育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