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成本还是为质量:来自中国的看法
舒布哈姆·阿格尼霍特里 (Shubham Agnihotri)在广东省一家公司工作。该公司为一些国际汽车和电子厂商生产零部件。在他看来,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客户向中国生产承包商施加压力,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他解释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有许多和我们公司一样的生产承包商,对中国制造产品质量低劣的指责都落在他们的身上。但这是不公平的。
作为出口负责人,我对这种压力有切身感受:要么不择手段降低成本,要么失去大宗订单的压力,而订单关系着我们公司的生死存亡。我亲眼目睹了许多合同的签署过程,其条件就是,中国生产承包商必须保证逐年降低价格。
其结果是,中国生产的产品与国外严格按质量控制标准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存在很大的差距。作为生产承包商,我们采购原材料、进行喷漆以及为规模生产做好一切准备。但是,如果那些大品牌厂商回过头来要求我们降低成本,我们唯一的选择就只有在原材料上下功夫。
例如,你没法在喷漆工艺上降低成本,但你可以选择那些本地生产、成本较低但质量较差的涂料。
用国产涂料可以节约10%的成本,而这才是我们的客户所关心的。
没有安全检测,只为外观。只要基本设计没有问题且外观色彩漂亮,产品就可以出厂。
我们自己知道质量上打了折扣,而我们的客户也心知肚明。 我们公司有5千名员工。合同意味着我们公司的生存。如果得不到合同,我们就失去工作,工人们就没有活儿干。
既然别无选择,我们就只能使用便宜的涂料。各地情况都一样。中国有那么多生产承包商,我敢肯定,我们所看到的产品召回的报道绝非孤立的个案,而是意味着中国产品普遍存在着质量问题。
生产过程的缺陷
另外一个问题是,多数大品牌厂商在中国都有本地办事机构,但也许除了最高层以外,所有员工都是本地人。
大老板并不清楚产品各个环节所有的生产流程,而本地的工人对复杂严格的国际质量标准也不熟悉。他们的工作就是满足雇主的要求――降低成本。
整个生产过程本身就有缺陷。大品牌厂商进行外包,委托不同的公司做不同的事情:一家公司生产某些特定的零部件,另一家喷漆,第三家进行所有零部件的组装。
整体控制在哪里?谁来进行质量规划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达到严格的国际标准?
结果是,一旦出了问题,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这个小人物身上。他不会说英语,没有互联网,没有网站;他所有的只是街头一家小小的作坊,聊以维持生计而已。
汽车工业有着非常高的质量标准。每个地方都有质量监控,唯独中国例外。
如果在中国严格执行与西方一样的标准,那么质量肯定会提高。不过这样一来,国际厂商们就得做好降低利润的准备了。”
- 关键字搜索:
-
减成
來源: BBC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t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