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造就了名校?
到底是名校造就了优秀学生,还是优秀的生源造就了名校?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名校造就优秀的学生。但是,那是在教育没有偏离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才能成立的理论。在现今升学率就是一切的大环境下,话就得颠倒过来讲,是优秀的生源造就了名校。
教育关注的是人,是人的发展。名校必有名校长。名校长不仅是教育的专家,对于教育即使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必然深谙教育教学规律;而且具有不屈的意志,不为世俗所左右,坚持自己的教育信念,堪称为人师表,是一个立得正行得稳、堂堂正正大写的人。他应该是平易的、和蔼的、心胸宽广的、体恤的,充盈着人格魅力,而不是普通的官僚。
在名校长的带领下名校必然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必然形成名校所特有的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学子们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之下,人格得以健全,性情得以陶冶,知识能力得以提高,智力得以开拓,意气风发,朝气蓬勃。
但是今天,辟开充满铜臭和学术虚假氛围的高校不谈,中小学在升学率至上主义的压力下,不再是青少年成长的乐园,已经变成了对孩子们进行摧残的场所,无论是普通的学校还是所谓名校。如今的高中名校就是高考达本率高的学校,一切围绕高考,一切为了高考,学校不再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严谨的治学精神,它们变成了地地道道的考试训练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无奈地绑在升学率的战车之上,成为考试机器,暮气沉沉失去了灵性。校长、老师们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联合作战,大有不将学生弄到厌学誓不罢休的气概。
事实是,哪个学校招收到好的生源,哪个学校就能在高考战场上获得更高的达本率,哪个学校就能堂而皇之地成为一方名校。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见更没有看见哪所学校敢于当着天下人夸口说自己不在乎生源质量,更没有哪所学校敢为天下所不敢为,专门招收别的学校招剩下的学生,将他们大部或至少哪怕有一层培养成为本科院校的新生。没有。倒是各校之间经常发生生源大战,为争夺优秀生源而无所不为。最近又曝出江苏一所中学30多名老师为争夺生源闯进另一所中学招生考场抢夺考生试卷这样有辱斯文的事件(1)。
校长们的表现如何呢?他们比着劲地推行疲劳战术,将学生当成自己赢得成绩的工具。招到优秀生源的学校不敢稍有懈怠。生源质量不好的学校更是将打疲劳战当成达本率不高的挡箭牌。他们的逻辑是:不打疲劳战,考得不好可能被指责为抓得不紧;将只要不死人就可以利用的时间都利用了,即使考不好也可以说自己尽职了。
没有名校长,也没有名校。有的只是生源的好坏。
不是名校造就了优秀学生,而是优秀生源造就了名校。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是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r1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