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前夕胡锦涛 左右受敌
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瑞典,势必加剧内地对瑞典社会主义模式的讨论。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谢韬2月发表〈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檄文,一石激起千层浪,争论至今未息。《南方周末》本期发表共运专家高放〈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百年分合〉,试图说明两者没有根本分别,但相信也不可能让「左派」偃旗息鼓。「民主社会主义」反暴力
谢韬文章的要害地方,其一是中国不应该有终极目标,也就是说宪法中以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要取消;其二是暴力革命过去是错误的,这个历史问题可以纳入「不争论」?围,但现实意义是,今后即使无产阶级如何受到剥削,也不应暴力反抗。观点引起北京、上海、南京的左派分别集会激烈反对。他们认为,在中共「十七大」即将召开之际,蓄意抛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纲领,目的是企图影响中央对政治改革的决策,取消中共的合法性,颠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而谢韬文章所代表的决不止是谢韬一个人,而是一批人、一股势力。
左派促解决两极分化
这里所指“左派”,不是过去党内的左派,而是民间学者,他们是凭着社会的良知,同情在改革过程中利益被忽略的工人与农民,举起旗帜代表他们的利益,对改革开放的现状提出质疑。由於他们在建制内没有地位,所提出的主张也不为当权者接受,或可被称为「孤独的左派」。他们一方面嘲笑现今的中共距离「无产阶级政党」性质愈来愈远;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共真的朝官僚资本主义的方向愈走愈远。极端的甚至怀念毛泽东的功绩与路线,遂成为右派攻击的话柄。
「左派」当中也不乏理论家,全力支持邓小平改革的刘国光教授最近反驳谢韬的言论中,就明确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不能离开这个大方向;开放是保持主权和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开放,不是让外国资本主义控制我们」。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谢韬的「民主社会主义论」,指瑞典的生产力高,人民富裕,「工人阶级用不_?_来革命,随_茈_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样就解放了」。两者的分别在於,前者认为政府的角色决不是仅仅提供公共产品,还要积极承担消除两极分化的责任,后者则认为市场经济已经取得空前成就,今后只要按民主社会主义的方向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可以。
「左派」对当权者的态度是复杂的。笔名「中史俞」的作者一方面承认现政府对改善两极分化的承担:「好在黑夜的尽头总是黎明,当多数西方分析家仍寄未来於中共党内保守派与改革派间的精英斗争之时,中国已然进入反思市场改革的新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推动者,不仅是亮剑出鞘的新一届政府,更是影响日深的上层和民间左派。」但另一方面,又认为政府正受右派攻击。文章说,中国的新自由主义代表了极端市场主义,新保守主义和权威主义的离奇组合,其目标是以稳定形式激进化经济与政治的演变,用权力保证动?时期的市场化进程,并在全球化浪潮中寻求国家的完全退出。
影响胡总十七大表述
中共十七大召开前夕,意识形态的争论将会愈演愈烈,这加添了胡锦涛在十七大文件上如何表述的挑战,也是观察中共路向的指标。(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十七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p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