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警告,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健康问题已给中国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美国的中文多维网日前转载一篇讨论中国因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的文章。文章指出,2003年中国疾病经济负担达到1.2万亿元,超过当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10%,增长速度高过GDP增长的速度。文章认为,投资环保、改善环境、保障健康,是效益最高的发展举措,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其中包括:
“建立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制度,扭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盲目发展,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业绩的考核方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用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政策倡导健康文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用以营造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划定不同的生态功能区。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责任原则,政府主导、建立生态补偿整体框架。”
旅居德国的中国环保问题专家王维洛先生就中国的环保措施表示---
王维洛:“环境保护是个草根运动、是个民众运动、是民众保护自己生活的生态环境的这么一个运动。很多农民、很多市民都反对工厂排放污水、排放废气污染他们的生活环境。他们进行抗议,但是这些保护环境的人最后都坐牢了、判刑了,说他们破坏经济生产。如果想把环境搞好就必须支持这些人保护好他们的生活环境。”
文章还建议,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现阶段中国经济总量增长的数据没有扣除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生态破坏成本以及污染治理成本的经济总量或经济总收益,不能真实衡量经济状况。
此外,环境健康问题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据专家采用疾病负担法测算,1995年由于中国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所导致的健康损害带给人民的疾病经济负担相当于同年GDP的2.73%至6.74%。王维洛先生表示---
王维洛:“按照中国的这种计算,环境污染越严重中国的GDP增长越快。打个比方:三峡工程的造价是2000亿人民币。有人反映三峡建立以后,水流变缓、水污染加。三峡的主要科学家张光斗的估计是治理三峡工程水污染的问题需要3000亿人民币。造个三峡要2000亿,治理三峡工程造成的污水问题需要3000 亿。从GDP上显示起码有5000亿的经济发展,它的统计都是正的。但它没有计算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
文章提议,在健康方面,变补救性干预为预防性干预。将主要针对疾病治疗的关注,转变为广泛的致病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关注,建立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识别和评价标准,建立环境健康基础数据库,提出阻断和降低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的技术途径和控制政策。文章还建议,开展生态安全警示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安全意识等。 来源:
美国的中文多维网日前转载一篇讨论中国因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的文章。文章指出,2003年中国疾病经济负担达到1.2万亿元,超过当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10%,增长速度高过GDP增长的速度。文章认为,投资环保、改善环境、保障健康,是效益最高的发展举措,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其中包括:
“建立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制度,扭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盲目发展,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业绩的考核方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用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政策倡导健康文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用以营造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划定不同的生态功能区。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责任原则,政府主导、建立生态补偿整体框架。”
旅居德国的中国环保问题专家王维洛先生就中国的环保措施表示---
王维洛:“环境保护是个草根运动、是个民众运动、是民众保护自己生活的生态环境的这么一个运动。很多农民、很多市民都反对工厂排放污水、排放废气污染他们的生活环境。他们进行抗议,但是这些保护环境的人最后都坐牢了、判刑了,说他们破坏经济生产。如果想把环境搞好就必须支持这些人保护好他们的生活环境。”
文章还建议,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现阶段中国经济总量增长的数据没有扣除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生态破坏成本以及污染治理成本的经济总量或经济总收益,不能真实衡量经济状况。
此外,环境健康问题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据专家采用疾病负担法测算,1995年由于中国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所导致的健康损害带给人民的疾病经济负担相当于同年GDP的2.73%至6.74%。王维洛先生表示---
王维洛:“按照中国的这种计算,环境污染越严重中国的GDP增长越快。打个比方:三峡工程的造价是2000亿人民币。有人反映三峡建立以后,水流变缓、水污染加。三峡的主要科学家张光斗的估计是治理三峡工程水污染的问题需要3000亿人民币。造个三峡要2000亿,治理三峡工程造成的污水问题需要3000 亿。从GDP上显示起码有5000亿的经济发展,它的统计都是正的。但它没有计算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
文章提议,在健康方面,变补救性干预为预防性干预。将主要针对疾病治疗的关注,转变为广泛的致病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关注,建立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识别和评价标准,建立环境健康基础数据库,提出阻断和降低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的技术途径和控制政策。文章还建议,开展生态安全警示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安全意识等。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环境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