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你不该连汉语也不会说
不错,笔者这里要说的正是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先是讲《论语》、现正讲《庄子》的那个热得发烫,大有超越易中天之势的北师大教授于丹。有人可能已经知道我置疑于丹的缘由了。的确,就因为“百家讲坛”前天中午播出了《〈庄子〉心得》的第6讲《总有路可走》,结果下午1点多就有网友在“于丹吧”里发帖,指出于丹用错了成语。原来,于丹在提到舞蹈《千手观音》时,用了成语“美轮美奂”来形容其美,有观众在网上发帖指出,“美轮美奂”一般只用来形容建筑之美。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许多网友跟帖直指于丹念错了字,例如把“狡黠”的“黠”念成了“jie”,把“扪心自问”的“扪”声调读成了第四声,把“秽”念成了“sui”等等。网友纷纷给于丹纠错,在“于丹吧”里引起激烈争论,有人很不以为然,认为于丹出错“很正常,没有人不出错的”。但也有网友指出,在央视面对亿万观众用错成语读错字,是很严重的问题,并且希望于丹把讲座重录一遍,以正视听。
以笔者之见,用错成语不要紧,即使是大学教授也不能句句包对。但问题在于她是汉语言专业的教授。其实还不要说汉语言专业的教授,就是中学语文教师,“美轮美奂”这样的比较常用的成语也是不会错的。这个成语曾多次在报刊上被人纠错,还曾作为高考的语言考题,作为专业人员用错这个成语可以说不可原谅。
再有就是那几个错别字也是错得太离谱,都不是生僻字,她凭什么错?要知道她的头上可是戴了“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的桂冠的,她不是小学生。因此她的这种低级错误也不可原谅!
在网友给她指出后,于丹说要回去查实,“如果错了,一定虚心接受批评”。查什么?应该是查成语词典和字典。她至今还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可见不是口误的问题。
于丹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出版《形象品牌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
在这一长串都与语言文化有关的领域里享有盛誉,却一不小心“露出皮袍下面的小来”。正是“成也电视,败也电视”!
于丹是继易中天之后靠电视火起来的学者。易中天被一些人讥为“男超女”,而于丹就成了不折不扣的”超女.”。某些人对易、于二人的攻击在下一直不以为然,认为二人对普及中国古文化功莫大焉。易中天确实也表现良好,体现了学者的素质,没有什么把柄给人抓住。而这次于丹不小心露出皮袍下面的“小”来,却令笔者不但爱莫能助,反而要提起动议:为了百家讲坛,于丹你可以下来了。
于丹的错误不单单是基础知识问题,更主要的是缺乏学者的素质。学者最基本的素质我认为有二:一是严谨的治学精神,二是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于丹可以说此两条都不具备。先说严谨的治学精神。于丹作为教师,在“百家讲坛”讲课也如在学校上课吧,也会备课的。她是怎么备的课呢?“美轮美奂”平时没翻成语词典,上讲台之前总该翻一下吧?显然她在上课之前也没去翻成语词典,这才出了丑。再说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于丹有可能在读中学的时候比较贪玩,没有认到“黠”“扪”“秽”等常用字。但她在后来的生活中也有无数的机会去认识这几个字,她竟然把这些机会统统放过了,连基本的知识更新能力都不具备是很难想象的。
这里是否应该涉及一下中国的教育质量问题?易中天生于1947年,是文革前的高中生,没念过本科直接考上研究生——文革前的教育质量可见一斑;而于丹生于1965年,虽然不像易中天那样曾中断学业,并且一口气考到博士文凭,但因为小学是在文革中度过的,所以基础打得并不牢固(但那几个错字应该是中学学的)。而且更可悲的是正如前面笔者谈到的,于丹缺乏一名学者必备的严谨学风和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所以才出了这样自爆家底的丑。一次讲座中出现如此多的错误,实在太过分了。
百家讲坛大家喜欢,我主张继续办下去,易中天这样经得起考验的学者尽可继续讲下去。但于丹大家却应该忍痛割爱了,否则恐怕会误导如今众多的汉语言留学生,就会闹出更多的国际笑话来,让老外说中国人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
- 关键字搜索:
-
于丹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m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