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颖泉区政府耗资人民币三千万元,兴建外形酷似美国白宫的欧陆式豪华政府办公楼,建筑费占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当地村民表示不知是在美国还是中国。
造价三千万 民众称之为白宫
星岛网消息,这座欧陆式的颖泉区办公楼位于阜阳市区,外型错落有致,十多米高的墙体柱高贵典雅,在一圈白色围墙和绿色草坪的映衬下,与整个建筑物相比, “巨大的”拱顶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零部件。这座办公楼是颍泉区的“机关办公区”,整个办公区占地42亩。光土建和外装修就超过1500万,还不包括内装修和办公用品。
据悉,按照房地产行业的一般规律,内装修和相关办公用品的总耗费与主体建设费用大体相当,即也应该在1500万元左右,这样推算,不包括土地成本,整个大楼的费用将达到三千万元,而颍泉区的财政收入才刚刚达到亿元,一栋办公大楼的建设费用竟占了全年财政收入的近三分之一,而全区农民的人均收入也不过两千多元。“单是正门前近一层楼高的大理石阶梯就花费了五十万元。”一位曾经参与大楼装修的工人表示。
宛如美国白宫的办公楼
学生在破旧的教室上课
因为整个建筑呈白色,又和美国的“总统府”有些相似,当地的民众称之为“白宫”。 “别的政府都有国徽,可是这里从来就没有挂过。要不是国旗,真不知道是在美国还是中国”。一位村民说。
政府白宫草坪 学校破房水坑
据悉,在白宫另一侧,是当地的一间小学。这所学校的大门是一洼淤水,淤水足足占了本来就不大的操场的三分之二,所谓的操场只不过是处在教室环绕中的一片空地。
学校砖瓦已经破旧不堪,教室又破又矮,门上的木板已经松动脱落,从外面又钉上一块木板;窗户上也没有玻璃,用了一张厚厚的透明度极差的塑料布将窗户整个遮住。教室里光线昏暗,墙皮已经多处脱落,地面不仅不平而且潮湿,课桌和凳子都已坑坑洼洼,写字时必须垫着厚一点的东西才能写字。学生:“我们以前不在这里的,我们以前在‘白宫’。那时候,课桌是新的,黑板也是新的。”
对此,当地一官员证实了“白宫”原址上曾经有一栋小学,这名官员表示他们已经给学生建了合乎标准的新教学楼。而现在承担一到六年级、两百多名小学生上课的学校始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上个世纪就是年代,新的学校建好后,这所小学就废弃不用了。但当征地行动将新学校一并征用后,老师和学生开始“颠沛流离”,先是租用附近的一家单位的房间上课,后来由于资金等原因,不得不再次回到已经废弃的学校里。
据悉,教学条件落后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而且他们每天要几次穿过门前的105国道。105国道上车流量非常大,不时有大型车辆飞驰而过。“每次上学放学,我们都要站在路边等好久,等到车少时才敢过,每次都很害怕。”一位学生说。
政府食言村民“农转非”
颍泉区建设“白宫”的用地大部分都是征用高井行政村的土地,据当地官员提供的一份颍泉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描述,这些土地本来是一片“十年九灾、芦苇丛生的泉河洼地”,“但村民们认为这是一片“旱涝保收的一等地”。 “要在以前,你现在看到的应该是满地的小麦。”一位村民表示。据悉,当地政府在支付了村民每亩地2.05万元的耕地补偿款后,就在这片村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建起了“白宫”。
“政府说话不算话。”高井小区村民说,“征地开始时,区政府承诺除耕地补偿外,所有村民都享受农转非的待遇,”成为正式的“城里人”,并把符合条件的人列入低保对象,享受政府每月提供的低保金。但是距离开始征地已经五年过去了,高井小区的村民却迟迟见不到农转非到来,没有实现农转非,不是城市居民,低保自然也就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了。
征地催生出老人搬运队
据悉,失去耕地后,村里的许多年轻人逐渐走到外面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弱病残还有就是需要照顾小孩走不开的妇女。他们并不想给自己的亲人增添负担,就在村里的“支持”下,在原来同样是他们的耕地的上建起来的“商贸城”里做起了搬运工,就是这样的职业,村里规定每个大队还有名额限制,据一位将近六十岁的曹姓搬运工说,现在他们一共有52人,老年人占大多数。
“我们不知道哪天有送货的车来,也不知道这些车几点到仓库,所以一般早上六点多就赶到这里等着,晚上七八点才往回走,如果有活,干到半夜才能回去。有活干还好,有钱挣啊!有时等一天、两天都没有一辆车来,那才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老曹说。
据悉,大多数的搬运工一天下来只能挣到几块钱,所以为了省钱,中午饭也都是从家里带,而如果从商贸城买的话,一个人平均只花五毛钱买一小块饼,或者两个馒头来填填肚子,但他们大多还是不舍得花这五毛钱。“有的时候连这五毛钱的饭钱都挣不到。”老曹说。
据了解,颍泉区除了“机关办公区”的建设,还“在泉北地区先后实施了皖西北商贸城、生态园”的建设,其中“商贸城”占地780亩,“生态园”的占地更是达到了1100多亩,这样的“生态园”中竟然还建起了“高尔夫球场”。据悉,在高井村的新一轮征地即将启动,“上次我们失去了土地,这下恐怕连房子都保不住了。”一位村民说。
- 关键字搜索:
- 看看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