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从各处低价收购从垃圾堆上捡拾饭馆送来委托加工
加工
1 水池内随便涮一下,氢氧化钠熏蒸消除霉点,工业用双氧水浸泡漂白
2捞出后晾晒烘干
3打磨装袋
4新的一次性筷子“诞生”
流向
流入西安市内及周边中小餐饮企业和批发市场
危害
用来熏蒸漂白的氢氧化钠和工业用双氧水对人体有害。加工作坊苍蝇肆虐,易造成各种传染病
臭气熏天、蝇虫遍布的黑作坊内,一次性筷子堆积如山。这些筷子本该被集中销毁,但它们的“生命”却被无限期延长,无数消费者的健康因此受到影响。
惊-眼前情景连执法者也愕然
昨日上午10时许,西安市工商局灞桥分局十里铺工商所工作人员接群众举报,有人回收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经化学物品漂白处理后,再次向市场销售,数量巨大。
上午11时许,工商人员经过近一个小时寻找,终于在灞桥区张家坡老村腹地一极其隐蔽处找到这家黑作坊。
刚进入作坊,眼前的情景让长年在外查处非法作坊的工商人员吃惊不小。在堆积原料的地方,难以计数的被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装在形色各异的编织袋内,散发出的气味几乎让人窒息,成群的苍蝇像疯了一般拥向这些污秽的东西。工商人员随机打开其中几个袋子,里面暴露出的一双双木筷不是沾满油污,就是遍布霉迹,有的木筷颜色严重发黑,有的已经因受潮而弯曲。
作坊另一侧,几十万双看上去雪白的木筷,被齐刷刷地搁置在塑料板上,正在接受太阳的曝晒。如果没有看到刚才那一幕,估计没有人会认为这些木筷有什么问题。但事实是,这些看上去没有问题的木筷,的确就是从那些令人作呕的垃圾木筷变来的。
狂-查处时还有人来送料
就在工商人员检查时,一辆装着几编织袋筷子的面包车向作坊处驶来,检查人员正准备上前查看,被车上的人看到,对方掉头就跑,最终也没能拦住。
在检查人员盘问下,作坊主夏某很不情愿地供述了他“再造”一次性筷子的过程。据夏某说,他们的原料来源有多种渠道:有从西安市内的中小饭馆低价收购来的,有从垃圾堆上捡拾来的,还有一些是饭馆老板送来代为“加工”的。
一次性筷子的再加工流程极其简单:在一个散发着恶臭气味的水池内随便涮洗一下后,用氢氧化钠熏蒸消除霉点,再用工业用双氧水浸泡漂白,然后捞出晾晒烘干,打磨装袋就成了可以出售的“新的”一次性筷子。
据十里铺工商所所长冯毅介绍,氢氧化钠和工业用双氧水都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中的重金属离子进入人体,会诱发多种疾病。加之加工作坊内没有任何的卫生设施,蝇虫肆虐,极易造成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险-百万双垃圾筷已流入市场
夏某称,这些筷子主要是卖到西安各郊县及乡镇的中小饭馆。该黑作坊规模不小,据检查人员调查后估计,仅当日在现场看到的筷子原料和成品就有四五十万双,这样的规模不可能只作零售,很有可能这些筷子已进入西安市内的一些批发市场。夏某自称加工一次性筷子时间已有3个多月,计算这段时间,从他这里卖出的筷子少说也有上百万双。
下午1时许,工商人员依法对这一黑作坊予以取缔,对于大量原料和已加工好的成品,则当场销毁。
随后,在村内一处空地上,工作人员将木筷堆积在一起,浇上汽油后点燃,直到下午3时,全部销毁过程才宣告结束。
-现状
市民在外就餐钟情一次性筷子
记者昨日走访发现,西安很多中小型餐饮场所仍在提供一次性筷子,绝大多数街边店的一次性筷子基本都没有明确的生产厂家的名称和地址,同时,在筒内搁置的筷子也有霉变发黑的。更让人不解的是,把那些带有独立小包装的竹木筷子打开一闻,有微酸的刺激性气味,有硫化物残留的痕迹。
长安北路一凉皮店老板介绍:“这些筷子很便宜,一箱才几十块钱,还不用我们洗,省心!”记者跟她算了一笔账:就按一双木筷0.03 元来算,假如餐馆一天用掉200双卫生筷,一年花费为2190元;而如果使用消毒柜,每天清洗消毒的费用却很低,每年至少可以省500元。但老板说:“不是我们不买消毒柜,实在是顾客不愿意用啊!”旁边一服务员说:“有段时间店里没一次性筷子,有的客人进来一问就走了。”
记者了解到,由于小餐馆卫生条件相对较差,许多人在吃饭时普遍都有戒备心理,一次性筷子就成了衡量餐馆卫生的标准。
-现实
一次性筷子合格率未过半
西安市最近的一次调查表明,一次性筷子的平均合格率不足50%。
专家指出:大部分木质一次性筷子卫生指标往往不能达标,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一次性筷子在使用中与人直接接触,如果卫生指标达不到要求,很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同时,一次性筷子对林木资源破坏严重,而我国森林覆盖率仅有17%。
有数据显示,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的消耗量约为257亿双,96%来自中国。如果按一棵成年树木能够生产出一万双筷子计算,那么中国对日出口的200多亿双一次性筷子至少需要250万棵树。环保专家建议,如果意识到了一次性筷子的危害性,我们就能从心理上拒绝它,到餐馆就餐时自带筷子,或者使用消毒筷,这样既保证了身体健康,也为环保献出微薄之力。
禁令已五年难禁一次性筷子
我省规定自2001年6月1日起,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筷子。但政策出台后,执行情况并不乐观。虽然明知一次性筷子在使用中存在种种问题,但卫生、工商、林业等部门陷入一种禁也难、管也难的尴尬境地。一些市民认为,庞大的消费群体是一次性木筷屡禁不止的源头。
类似“张家坡老村”的黑作坊不知还有多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有消费群体存在,非法木筷生产就会有继续存在的可能,因此需要公安、工商部门加大对此类黑窝点的打击力度;卫生部门也要不断加强卫生教育工作;林业部门也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 关键字搜索:
- 百万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