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校招新生不敌香港科技大学(图)

 

北大录取生选择香港科技大

两名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北京高考文、理科状元都被香港科技大学挖走,这一消息让那些为中国高等教育担忧的人士更加忧心忡忡。中国的港校热使得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辩论升温。人们评论说,中国高考生对香港的大学浓厚兴趣的主要原因有,港校与国际接轨的能力强,师资力量强,课程设置及奖学金均具有强大吸引力。香港大学的优势让一些人开始批评中国名校北大清华沦为“二流”。

把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是近年来不少中国教育家的雄心壮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管学生事务的助理院长程星教授认为,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受教育机会不平等、贫富差距极大的局势下,提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并不现实。

*程星:中国没有产生一流大学的条件*

程星说:“第一,这个口号不明确,什么是世界第一流。第二,大学基础建立在一个整个教育建立在非常不平等的基础上,从世界历史上来说,目前没有一个世界一流大学产生在教育水平很低、经济发展程度很低的基础上。第三,从中国目前整个大学管理的体制上看,并没有产生一流大学的条件。”

程星教授认为,中国与其要建立一流大学,不如去建立一流学科,首先的挑战是一流的学科要有一流的师资。他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为例说,世界上哪里出现一流学者,哥伦比亚大学就会想方设法把他挖来,经常出现哥伦比亚大学与哈佛大学或其他名校争夺学者的情况。程星说,中国名校的教职空缺基本上没有做到向全世界公开招聘,而是近亲繁殖;另外,除北大清华等几所名校得到教育部的大量资金外,其他学校缺钱,这些都是造成中国大学无法吸引一流师资的问题。

*丘成桐:对年轻人的培养不够*

菲尔兹奖得主、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培育不出人才的关键问题是中国不重视对年青人的培养,学术界也要论资排辈。这位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的学者说,在中国学术界一统天下的是一批老年人,这批平均年龄70岁的老年人自己没有创新能力,同时又缺乏给青年人修桥铺路的胸怀,没有让年青人站在自己肩膀上的人格力量。

丘成桐说:“最主要的一点是对年轻人的培养不够。教授和年轻人作研究的方向全部都握在一些老头子的手中,不准他们走另外的方向。尤其是院士,从数学领域来讲,20个院士统治着全国的走向,他们在所有负责科研经费的委员会里。这在国外想象都想象不出来。”

丘成桐教授说,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再到年青的助理教授,这批人最有冲劲,处在最有可能出成果的年龄段,美国的大学宁愿牺牲老教授的利益,也要花大本钱培养这批人。他说,正是如此,哈佛大学的一些本科生能够在学术水准很高的刊物上发表第一流论文,而中国的年轻人却几乎没有出成果的可能。

*浮躁之风严重破坏学术环境*

美国哥伦比亚助理院长程星教授认为,中国无法孕育一流学问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和学校变得不择手段,唯利是图。他说,中国大学校园的功利与浮躁之风严重破坏了学术环境。他说:“比如说我那一年回国碰到几位博士生,他们说要在读博士的三年之间发表多少论文。有的学科一辈子你都发表不了几篇论文啊。如果培养研究生时做出硬性规定,用中国比较难听的话,那叫逼良为娼。现在很多人不择手段,有学术花钱买杂志的版面,再加上贿赂。很多学校现在就公开地说,你们能在某一杂志上发表一片文章的话,学校马上奖励10万块钱。”

香港的大学到中国内地招生,挖走高考状元,中港大学的质量优劣对比、中外大学的创新能力与学术水平对比,恐怕要迫使中国高等院校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挑战。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