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是谁家的啊?”记者随后大声询问,但一直没有人答理,“爸爸、爸爸”,突然,睡在吊床里的小朋友,指着马路对面叫了起来,原来孩子被吵醒了。
“现在天暖了还好,两个月前孩子的父母就在地上铺了席子让孩子睡。”家住康润园的曹大爷告诉记者,这个吊床还是他的邻居看孩子可怜,送给他父母的。
“马路上太凉了,我当时看着孩子睡在地上,盖着单薄的被单直哆嗦。”送吊床的宗根扣奶奶很不忍心,回家拿了一床小被单给孩子加在上面,后来她想到家里有个不用的小吊床,就送给了他们。“没有想到他们让孩子一睡就是三个月。”宗奶奶带着记者到马路对面找到了孩子的父母。
父母在旁边卖油条
原来这孩子是卖油条的小夫妻的女儿。
孩子的父亲刘某告诉记者,他们夫妻是河南信阳人,睡在吊床里的是他们不满三岁的女儿。他们原来在家种田,后来为挣钱,带着三岁的女儿来南京打工,因为没有技术,在安德门民工市场门前睡了一个月也没找到工作。
“招工、招工,搬运工每天50元。”就在他们发愁时,安德门民工市场来了一个包工头模样的人,刘某告诉记者,包工头当时许诺每天50元,还包吃包住。他们夫妻想了想,就决定去干。“我们什么合同也没有签。”他们夫妻就到附近工地干起了搬运工,可干了10天,老板又跑掉了。他们一分工钱也没有拿到。
经过这次教训后,他们再也不敢跟路边的包工头干了,可在市场里又总找不到工作,一次老乡聚会时,他们炸起了河南小油条,大家都说好吃,有人建议他们摆个早点摊。三天后,在老乡的支持下,他们的早点摊就“开张”了。
托儿费高只能睡马路
为了做安德门工地的生意,他们每天凌晨三点就出摊,可孩子没人带。“没办法,孩子太小,丢在暂住地不放心,只好想了这个主意,把吊床拴在早点摊旁,让孩子睡在里面。”刘某说,他也想过把女儿送到附近的托儿所或幼儿园,可一问费用,一个月最起码要300元,而他们每月也就挣六七百元。“费用太高了,我们上不起啊。等我们再挣点钱后,就租个好房子,不让女儿跟我们一起受苦。”
记者离开时,刘某夫妇的早点摊开始忙了起来,而刘某三岁的女儿又睡着了,红嘟嘟的小脸上布满了灰尘,而她却睡得很香,好像在做一个美丽的梦……
- 关键字搜索:
- 父母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