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中国人?——新一代“红卫兵”大闹多伦多大学第一届中国会议

经历过“造反有理”年代的朋友对以下情景一定不会陌生:当一位女学者在台上讲述她的学术研究时,台下学生先是起哄打断发言,继而轮流质问她“是不是中国人”,并在会后群起而攻之:

“这是一次有计划有预谋有不可告人秘密的演讲……是需要批判的!”

“她已经背叛了自己的民族……我会跟你们斗争到底,所有真正把自己当中国人的炎黄子孙也会……无论是文斗还是武斗,我们都不会失败……”

“╳╳╳事件不是孤立的。除了╳╳╳个人品质问题,其受资产阶级思想误导也是很重要……”

大家不要以为这只是“文革”中的一个场面,这是最近发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第一届“中国会议”(first annual U of T China Conference)的景观。会议的组织者和参加者,也就是“批判”女学者的年轻人,多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正在多伦多大学就读的本科生。

“中国会议”事件发生后,当地《世界日报》、多伦多大学校报VARSITY和《多伦多都市报》对事件进行了报道及评论,《世界日报》后来也刊登了当事人对该报报道的回应。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出现在多伦多大学中国本科生网站(CUAUT)和“加国无忧”网站上的四百多条“大字报”信息,包括讨论如何把该名“汉奸”女学者干掉和“大家一起来鄙视卖国贼”。该名女学者最终不得不 在上课前先在黑板上写下多伦多大学校园的报警电话。

引用《人民日报》的“卖国”学者
引用毛泽东思想的“爱国”学生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多伦多大学一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女学者W应邀参加由“多伦多大学中国本科生学生会”组织的首届“中国会议”,在“中国文化”主题的组别讲演。W讲演的主题是中国人如何用民谣反映社会现象,该课题从她的博士论文发展而来,而她也从事相关研究多年。W在讲演中引用了由中国档案出版社等公开出版的六首民谣,并引用《人民日报》的资料为六首民谣作评述。以下是W引用的其中两首讽刺贪污腐化的民谣:

仿毛泽东诗词《长征》韵的顺口溜:
当官不怕喝酒难/万盏千杯只等闲/鸳鸯火锅腾细浪/海鲜烧烤走鱼丸/桑拿按摩周身暖/麻将桌前五更寒/更喜小姐白如雪/三陪过后尽开颜《新四项基本原则》大吃不大喝/受礼不受贿/喜新不厌旧/风流不下流

结果没有等W把讲演做完,就出现本文开头描述的一幕。几名学生在一连串不容W回答的提问后,在会场上做出球场上的动作:手牵手,头一低,再抬起来,然后大喊一声。《世界日报》记者在关于该事件的报道中指出:“学生们均认为,W说卖淫嫖娼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侮辱了所有的中国妇女。”(三月二十六日,原报道用的是当事人真实姓名,本文应当事人要求在引述中均略去)。

对于《世界日报》倾向学生立场的报道,学生在多伦多大学中国本科生网站(CUAUT)上以《大家一起来鄙视卖国贼》为题回应:“还好都给披露出来了,还好举办者当天采取的行为果敢而有力,还好不是所有人都对此麻木……”。对于会议现场有同学不满主办方对W的“不礼貌行为”并认为W说的是“存在的事实”,该名学生继续评论道:“我感觉其中的悲凉,一来是这些学生本身缺乏原则和思考,二来是W的阴谋得逞了……”(三月三十日)

有学生要求同情W的同学与W划清界限:“我提醒某些激进的同学,不要好心做坏事……W这种阻碍发展的行径,就是反华。既然你们都是爱国者,何必要把自己拉进跟这种叛徒的关系?……”(三月三十日)

更有学生写道:毛主席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并指西方主流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诋毁和诽谤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还“把这些诋毁和诽谤”“编入西方国家的教科书里向西方社会的年轻人灌输”。(四月二日)

有意思的是,在写给《世界日报》的回应信里,W解释说其实她准备在讲演结束时归纳说她的研究显示了中国领导人“将反腐败进行到底的决心”(《世界日报》四月十五日)。可惜这个“爱国”主题还没有来得及说,就被“更爱国”的学生们打断了。

真实的谎言“获得全场掌声”学生对W的其中一个不满是觉得W所引用的民谣反映的不是中国的社会现象。W说卖淫嫖娼在中国很普遍,但当场有学生提问反驳说“为何从小在中国长大却闻所未闻”。“提问的同学获得了全场的掌声”(《世界日报》三月二十六日)。

另外,一名一年级本科生向多伦多大学校报VARSITY记者表示,她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她看到的警察都不是W说的那样。“他们都是会尽全力帮助人民的。”(VARSITY,三月二十八日)。

歌功颂德中国就强大崛起?
有学生觉得就算W说的是事实,也不应该在会议上说。因为大会的主题应该是中国的强大崛起,认为W“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指她为了讨好洋教授而羞辱同胞,“中国人的脸也给这贱婆娘丢尽了。”(加国无忧网站)

事实上,“中国会议”的网站(www.chinaconfernce.org)清楚写着大会的主题是“全球性思维,本地化行动”。估计学生们觉得“全球性思维”就是要说“中国崛起”。不过从“爱国学生”对W的讲演的反应看来,他们对“中国崛起”的理解跟党报《人民日报》也有出入。

会议的网站的技术做得的确不错,英文也很地道。从大会登在网站上的照片看,参加的中国本科留学生都是西装或套裙打扮,跟早年来的留学生有强烈的对比。不过是不是有了硬件,就可以称为“学术”?这个问题就跟“是不是有了高楼大厦,就等于国家崛起?”一样。

正如多伦多大学校报VARSITY的报道指出:“中国会议”请来的讲者,包括揭幕嘉宾多大荣誉校长Vivienne Poy,谈的都是如何到中国做生意赚钱的问题,对中国的政治形势和人权侵犯都没有触及。讲者之一的驻加拿大香港经贸办事处处长苏植良在接受VARSITY 访问时表示:“我不会回答任何政治问题,那不是我的工作。”

多伦多大学的Munk Center国际学术中心与亚洲研究院在学术界享有盛名,每周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包括对中国问题研究的精彩讨论。学者们对“学术”的理解恐怕与“小红卫兵们”不一样。

健康公正社会需要批判声音
著名中国问题研究学者、威斯康辛大学的艾德华.佛理德曼(Edward Friedman)教授就“中国会议”事件向笔者表示:看到越来越多受过良好教育的爱国人士,如毛泽东时代那样去沉默和指责那些他们觉得没有百分之一百一十表示忠诚的声音,让人感到遗憾。他认为: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公民的首要责任是想办法帮助社会中被压迫、被边缘化的群体脱离困境。如果民族主义变成了一种连自己社会中的严重问题都无法面对的畸形自尊,最终只会导致自我伤害。他认为:一个健康公正的社会需要批判的声音,沙文主义的愤怒会威胁一个民族的未来。

多伦多大学研究中国和台湾问题的博士生候选人Steve Trott对该次事件表示震惊。他认为:就算认为女学者的研究有争议,也应该通过理性公开的方式进行讨论。加拿大是一个尊重学术自由的国家,讲演研究成果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而且,隐瞒根本无法解决中国的社会政治问题。Steve是多伦多大学研究中国台湾问题的研究生讨论小组的组织者,他说之前小组里已经有大陆学生就公开讨论与政治有关的研究表示担忧。他认为:为了短期的方便和需要去控制信息,从长远来说只会导致人类的危机和悲剧。

“不能以史为鉴,势必重蹈覆辙”
一位参加了“中国会议”的大陆本科留学生向笔者表示,当时看到学生们在会场起哄时内心很害怕:“我想我以后也不敢说批评中国的话。”

他让笔者想起两年前在多伦多大学举办的纪念“六四”十五周年研讨会,观众席里一些中国学生一直用报纸遮脸,直到会议结束前灯光变暗播放“六四死难者名单”才把报纸拿开。

事实上,笔者在为此文采访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恐惧感不时袭来。这种恐惧,对于无数经历过政治迫害的人来说想必更加刻骨铭心。想想在“文革”四十周年、“六四”十七周年的今天,国人依然无法免于这种恐惧,无法摆脱那样一种思维方式,套用小留学生的用词:我的内心也不免一阵“悲凉”。不过,我们解读“悲凉”的方式恐怕不大一样。

后记:

当笔者完成此文准备发出之际,得知《多伦多都市报》对“中国会议”事件又有进一步报道。《世界日报》记者在接受《多伦多都市报》采访时指出:W就他写的倾向学生立场的报道的回应信等行为让他作为记者承受压力。该文结束如下:“一个记者的光荣与梦想是什么?具有真实与独立思考的思想,写出真实的报道。”要是把“记者”两个字改成“学者”,这恐怕就成了W的心声了。笔者觉得自己在写一个多重笑话,在这个笑话里,魔鬼与天使在不断变换角色,但他们都渴望自由。

(动向)

本文留言

作者枫晴(加拿大)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