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广东的招聘会被省内外应届毕业生挤爆。尤其是2月5日这天,雨大风冷,招聘会现场依然人山人海。为了给用人单位递一份简历,不少学生排着长队,衣衫尽湿。许多本科生已把身价降到了月薪1000元。
南方网4月6日报导,为了在广州找到一份工作,吴锦方在今年2月份的20天内在网上投了近1000份简历,“连吃饭时都按着键盘投几下”。他得到过30多个面试机会,对薪水的预期也随次递减,从1800元降到1500元,再降到1000元。“如果连每月1000元的工作都找不到,那我只有离开广州了。”他告诉记者。幸好,他最终找到了工作。
不只是本科生与专科生面对着身价下降和找工变难的压力,研究生就业也变得尴尬起来。成都市武侯区要招3名小学教师,居然有10余名硕士生前来报名。女大学生就业更难,外貌也成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歧视女性毕业生行为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有专家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与高等教育质量直接有关。来自台湾的北京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程曜在《救救清华大学的这些孩子吧》一文中说:“内地学生的行为和欧美甚至港台学生的行为,大大的不相同。” 清华大学“严进宽出”,“抓紧政治放松学业”。大学生像是会考试的文盲,死记硬背,不愿思考,动手能力很差,却又傲慢自大,且具有斤斤计较的特性。学生之间,以分数作为一切评价标准,有了高分就高人一等。程曜在文章中呼吁“大家来救救这些孩子,把他们的思想紧箍咒拿掉,让他们开始思考。”
教育部职业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所所长助理姜大源评论说,“学生们没学到什么东西,就业当然困难。考试之前背一背,最后拿个成绩,这种惰性知识有用吗?”
看中国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关键字搜索:
- 【综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