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诚信危机 复旦大学"一面定终身"

2006年4月2日,复旦大学终于在各种质疑声中完成了尝试性的‘面试’招生。通过这次招生,有300名高三毕业生,可以直接被复旦大学录取,从而避开了万人同挤的高考‘独木桥’。本来这是探求高考多元化的一条路,可是还没有得到掌声,到是迎头泼来了好几盆**!想想也不奇怪!在中国目前这种缺乏诚信的社会状态下,这样的改革未免有点‘徒增笑耳’!]

在车上,拿起刚刚买的报纸,第一醒目的就是复旦的全新招生方式。细细读来才发现,原来现在高考的改革已经进入了实际性的尝试阶段,先不论这样的改革是否可行,就这样率先的尝试,就先给复旦大学赞一句:好样的!

大概情况是这样的:复旦把今年招生计划的10%的名额专门提出来,采取面试的方式来决定对招生对象的取舍!以今年来说,复旦在4月2号通过面试基本上确定了300名的新生,以此推之,复旦今年一共的招生计划是3000人左右。与其他2700名必须通过高考来赢取进入复旦的机会相比,这些已经通过面视进入复旦的300学生,实在是非常幸运的!我相信现在一定在家里高枕无忧的哈哈大笑吧!

从客观上来说,这样的尝试是值得提倡的,对于学校有更多自主选择优良学生的机会!对于学生,有更多展现才华而不是分数的机会!对于家长有更多培养途径选择的机会!对于社会,也可以缓解一直以来对于‘一考定终身’的诟病和漫骂!既然有这么多有利的东西,为什么现在却没有人出来大声叫好?为什么对传统的高考大声斥责的媒体、专家,对于这种新的方式不出来‘吹捧’?哪怕是出来说几句鼓舞的话也行啊?可是,很遗憾,没有多少支持的声音,为什么?

无他,因为国人现在生活在一个病态的社会!如果生活在病态的社会不自知到还好,可以糊涂的快乐!但可悲的是我们很多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是生活在病态中的!更可悲的是我们每每都会在这个病态的社会中,除了过过口隐的喊几句,却没有办法对其改变做出任何的努力!而最最可悲的是,我们逐渐的也融入这个病态的环境,自己也变成‘病人’了!

现在想想我们目前发生的一切:我们怀疑别人对我们的好意;我们怀疑医生的医德、我们怀疑教师的师品、我们怀疑爱人的忠诚、我们怀疑亲人的亲情、我们怀疑购买的商品、我们怀疑进嘴的食物、我们怀疑工作的持久、我们怀疑物价的稳定、我们怀疑朋友的微笑、我们怀疑门外的笑脸…………一切都源自于我们的这个‘病态’--诚信的丧失!

回到复旦的招生一事,报纸上说,虽然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至少于中国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其实是借鉴美国的多元化选拔方式)。但有几个问题却让人乐观不起来,具体举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家长对招生单位这些决定取留的老师的公正性的质疑;第二方面是招生单位对考生学校及相关老师的质疑;其三是社会对这种改革尝试本身的质疑。正是这三方面的质疑,让复旦的这次尝试在还没有得到任何掌声的时候,就已经面临着退缩的尴尬,那么这些质疑有理吗?让我们具体来看看。

第一是家长对招生单位的老师的公正性的质疑。这个很好理解,一直以来的‘一考定终身’虽然也是弊病种种,但却有一个事实不容质疑:就是相对的公正性。能不能进大学以高考成绩来决定,虽然那些穷人家的孩子不一定能有那钱财读的起大学,但至少获得了一次公平的参加考试的机会!并且最终的结果也是相对公正的,就一个分数线,上了就可以上大学,没有上线就只有复读或者放弃!这个不因为权贵,不因为钱财,不因为地域、不因为身份而有所不同!因此单从公正性上来说,传统的‘一考定终身’是可以让所有考生和家长放心的!

而现在由‘一考定终身’变为了‘一面定终身’。不管有其他什么再好的理由,如果脱离了公正性这一最起码的原则和基础,什么都是空谈!可是如何来鉴定其公正性?我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大体可以猜测一下这样的面视的场面:几个甚至几十个招生学校所组织的招生委员会,在某一个地点,对来参加面视的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综合性‘素质’进行考核,甚至最后可能还会有个量化的标准,以说明谁优谁劣!这儿我就要提出 几点质疑:

质疑1:这个招生委员会如果成立,请问如何保证专家委员会成员在选择学生方面的公正性?千万不告诉我说这些成员都是大学教授,都是什么专家。因为专家和教授并不代表公正和客观的立场!专家和教授并不代表一定具有健全合格的人格!专家和教授并不表示一定具有伯乐的眼光,更何况现在的专家满地爬,教授给点钱给出版社出两部‘书’就可以评了!

质疑2:以什么标准作为决定学生取舍的标准?也就是说以什么尺度来判断学生的高低?这说起来可能很容易,但做起来却十分困难,因为中国的教育从小培养的本来就是应试教育,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时,基本上也就只能从成绩上来区分其‘优劣’。另外顶多可能也就是什么‘奥数’什么的,而如果将钢琴、体育特长、器乐等方面考虑进去,到也不错,不过这在目前的中国可行吗?不容乐观!

质疑3:如何避免不退回到‘一考定终身’?如何避免不做圆圈式的无用功?之所以会提出这第三点质疑,是因为在面对来自大众的公正性的疑问和质疑时,据说有专家出来‘拨乱反正’:考生的考核不仅仅是面试,还增加了‘综合能力测试’,据说这个测试涉及到十多个学科的知识,可是这难道不是另外一种‘应试’吗?如果要以这个‘综合能力测试’作为客观依据,那何必费此周折!

第二是招生单位对生源学校及老师的质疑。复旦的这次尝试是借鉴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大学生选拔方式,也就是主要的参考依据就是这些学生的平时综合表现,也就是高中三年以来,甚至初中以来的综合成绩和素质的表现。这在国外是非常普遍,也是成功的运用了好多年的选拔方式,并且美国等西方国家教育的发达也证明,这样的选拔方式确实是成功的!但是在我们国家,特别是目前的中国,这样做则有点‘东施效颦’的感觉。

质疑的第一个问题:学校会不会把最优秀,最好的学生送到这些招生学校来进行选拔?之所以会有这个疑惑,是因为中国的学校就是以升学率和考上好学校的学生作为荣誉,老师的被肯定,学校的被肯定,特别是学校领导自己业绩的被肯定,都一定程度上和每年有多少顶级大学的录取名额有关。如果学校有成绩和综合表现很好的学生,并且可以有考取清华、北大的希望,那么学校是断然不会把这样的学生送到复旦来的!因此,从这个问题来说,参加选拔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学生,从源头就决定了复旦这种改革的尴尬!

质疑的第二个问题:考生平时表现的直接见证人,同时又是推荐人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如何保证所推荐考生时的公正性?如何保证考生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为美国的教育很注重平时的积累和表现,而国内平时的表现只有一个体现--试卷上的分数,所谓的综合表现可能除了分数,也就剩下能否跑两圈操场,是否能按时完成作业了!可即便是这样的‘综合表现’都可能是临时‘杜撰’的!这应该不是怪谈,我想,大凡经历过学生或者正在经历的学生都应该是深有体会的!

不仅如此,老师还具有推荐权利,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这样被选拔的机会!就拿这次复旦来说,一共只确定300名,一共参加的有1800多名。而全国除了那些想读清华北大,并且有能力考上的学生,还有多少人想上复旦?可以毫不夸张的将达到几百万人。从这几百万人里要选择出1800多人参加复旦的选拔,这个就是一个权利的问题,我不确切的知道,推荐权是否全在老师手里?学生是否可以自己去报名,毛遂自荐!如果这个推荐权全在老师手里,由老师决定谁有资格去参加复旦的面试,那么对于老师推荐中的公正性的质疑就必然存在,也是合理的!毕竟,现在连老师,也逐渐的失去了他们所要倡导的‘诚信’了!

那是否可以跳过老师直接选拔呢?听起来好象不错,事实上不行,有句古话说的好:‘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对于一个学生的综合表现,只有日日与之接触的老师才是最清楚,最具有发言权的!因此,招生单位对于考生学校和老师的上述质疑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这个质疑要真正不成为质疑,要到什么时候?我看不到希望的!

第三是社会对改革本身的质疑。这种改革的初衷是好的,是想通过更合理的途径选拔更合适更全面的人才,可是社会大众并不一定会因为初衷就来定性,事实也证明,很多初衷是好的政策和措施,过程和结果都是十分让人失望的,比如医疗改革,比如教育产业化。

质疑的第一个方面:招生单位如何保证对于生源的公正性?拿复旦来说,300个名额里有多少上海本地的名额?有多少外地的名额?有多少贫穷地区的名额?这个名额怎么让社会明白,并确实证明是一个对考生相对公证的分布?这会否导致地域性的歧视和地域性的受教育机会的对等性?这会否导致贫穷地区学生唯一的改变自己命运的公正机会被剥夺?

质疑的第二方面:很多人从‘人性本恶’的角度出发,认为这个改革本来就是为了给那些钱、权、势的特殊人群提供便利和可行性,是钱权与高等教育机会交易的更便利的途径。在国内目前特权存在,多种行业腐败的情况下,社会大众对改革者从出发点就开始提出质疑,也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心理。

质疑的第三方面:因为面视都是在高校的本部。这在客观上就限制,甚至说剥夺了外地学生来学校面视的公正机会。特别是对于相对贫困,家庭负担相对严重的学生,更是把他们的就学之路变窄了!试想一个贫困生,当接到千里之外的学校去争取一个几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的机会时,是喜是忧?因此,这样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一种拓宽富人的教育机会,消弱穷人的就学机会的嫌疑!

质疑的第四方面:谁来监督招生学校的工作?谁来评定其招生过程和结果是否公平和公正?有没有这样的监督机构?如果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机构,谁来保障学生的利益不被肆意剥夺?

从上面这三个大的方面,十个小的具体问题的质疑,可以看出,所有的质疑其实都是由一个问题所牵引,那就是社会诚信的缺乏!仔细想想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氛围,想想身边的人和事,不禁打了个寒颤,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病态社会?

对于老百姓来说,高考是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竞争方式,也是到目前为止,农村孩子和弱势群体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大的选择途径!既然是改革,必然会存在打破既有次序,建立新的规则。但问题是这个新的规则的建立是以什么为基础,是以什么为原则?是为特权阶层还是真正为全民大众?谁来鉴定?

想学习西方的教育成功模式没有错!想改变目前存在的教育弊端也没有错!但关键是不能只搬皮毛,不理精髓!对于西方的高等教育招生方式,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那样的招生方式是建立在全社会的诚信机制之上的!是人与人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充分诚信保证!如果不管这个事实,而妄图采取同样的招生措施,这无非是又一次医疗改革!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再来承认这个改革是失败的!是不了了之?还是强词夺理?

任何一种改革,都必须要有相应的环境和社会机制!高考也是如此!在目前整体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全社会都缺乏诚信机制的病态下,照搬别的国家的教育模式,只能是‘东施效颦’!当然,不管‘效颦’多少次,那些倡导改革和实施改革的人,最后顶多也就是一纸公文--改革失败,而最直接的受害者,那些渴望通过升学改变命运的学子,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失和伤害,谁来负责?

因此,基于上述理由,我坚决维护现有的高考选拔机制!虽然这样的机制弊端重重,但至少还有相对的公正性,至少还可以让那些寒窗夜读的学子相信高考仍是自己改变命运的转机,让自己有继续追求的勇气和动力!其他的任何改革尝试,一旦缺乏了公正性,不管有什么好的托词,都是狗屎--一个本来人人平等的教育机会,被硬生生的分成了三六九等,不是狗屎是什么?

那是否就一直这样,不去改革?非也!政府的职责本来就应该探索和制定更合理,更优秀的政策和制度,尝试性的改革和变新是必须的,只是我个人主张在一定区域内,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点。而象现在这样根本不成熟就要拿出来说事,甚至还想有掌声,那就实在是只能给于臭鸡蛋了!

或许我是很悲观的!因为我内心深处始终认为,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但改变不了所处的环境,当环境整体已经是病态时,我们硬要去证明自己的‘健康’,可能只会头破血流!当然,可以选择聪明的回避,可以保持自己相对场合的‘健康’!但能‘健康’多久?

今天看到了这篇关于高考改革的报道!突然又让我有了生病的感觉!环顾四周,居然找不到可以医治的良药!咬咬牙,关了电脑,出去喝一盅,也就不想了,可是我们那些‘高瞻远瞩’的专家和教授们,你们可不能咬咬牙,你们这一咬牙,可关系到好几百万人的前途命运啊!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明空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