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是怎么当上“公务员”的?

读初中的时候就学过《范进中举》的课文。后来阅读《儒林外史》原著,对范进中举的前因后果有了更多的了解。范进中举的那一年已经54岁,中举之后官运如何,《儒林外史》没有进一步交待,但可以预见,只要顺利踏上仕途,前程是很光明的。

范进中举,用今天的话说,就相当于进入了“公务员候录库”,正式当上公务员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这对照今天报考公务员“不得超过35岁”的限制,就很让人“耳目一新”,原来古人是这样“不拘一格用人才”。

周进晚年中举 提携后辈范进

在《儒林外史》里面,比范进更年老的是他的宗师周进,周学道。这位周进老先生的举业比范进还要命蹇,他年过60还没有考中秀才,受了别人多少白眼,为了糊口,只好跟着亲戚去做生意,当个记账的先生。当他们来到秀才们考举人的场所文庙参观时,周进触景生情,深感悲痛,忍不住号啕大哭,以至哭倒在地。同行的生意人得知原委之后,同情周进,共同出资200两白银,为周进捐了一个监生资格。按当时规定,监生就可以与秀才一起参加选拔举人的考试了。

这位周进不负众望,进场考试“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直到放榜那日,巍然中了”;接着“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试三甲,授了部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这时候的周学道应该是六十有五了。他想道:“我在这里面吃苦久了,如今自己当权,须要把卷子都细细看过,不可听着幕客,屈了真才。”所以才有周进提携范进的后话,他把范进的卷子亲自看了三遍,发现“内藏锦秀”,于是将其点为头名秀才。然后,才有范进中举的佳话。

《儒林外史》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读书人的命运和种种心态。从中可以看到,那个时候对“士人”的年龄并不加限制。所有的人“在考卷面前人人平等”。对照如今限制35岁以上者报考公务员,我不知道历史是进了一步还是退了一步。

因年龄超过35周岁 杨世建不被允许报考公务员 

近日消息:四川大学在读法律硕士杨世建,曾获得川大优秀研究生一等奖,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今年10月12日,人事部在网站发布了中央、国家机关200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告,杨世建按照人事部网站要求的报名程序进行注册。但当他输入完毕自己的信息进行注册申请时,人事部报名系统反馈的信息却是:“对不起,您的年龄不符合要求,不允许报考。”

此后,杨世建多次打电话向人事部咨询自己的报考事宜,得到的答复都是“不行!”据了解,按照人事部发布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报考公务员的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对此杨世建认为,此规定违反了《宪法》第 33条关于“公民人人平等”以及第42条关于“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对他构成了就业歧视。而且人事部设定35周岁的限制依据的是1994年出台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而中国《宪法》和国务院公布的《公务员暂行条例》以及即将在明年1月1日起生效的《公务员法》对于报考公务员均未设定年龄上限。因此他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国家人事部拒绝受理他报名参加考试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杨世建在11月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起诉的目的,主要是希望维护所有35周岁以上人群的“平等就业权”,提高人们对宪法权利以及公民权利的关注度。

什么是“中国特色”?

中共经常说到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呢?除了其他特色之外,最大的特色是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背负了世界上最沉重的人口负担,也就背负了世界上最沉重的就业负担。中国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在才力市场上有“35岁现象”这个不成文的“潜规则”。也就是说,年龄超过35岁的人要想生存将会极为艰难。这是市场的无情,这是用人单位“哄抬物价”的结果。但政府应该担负什么责任呢?政府部门在招录公务员时规定“报考公务员的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是想向公众、向社会传达一种什么信息呢?是想做出什么样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昔日范进和他的宗师周进,在50多岁、60多岁尚可以当上“政府公务员”,难道,当今的读书人到了35岁就已经“老”了吗?是历史在开我们的玩笑,还是我们在开历史的玩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