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倒溯:毒城
事情仿佛是从哈尔滨开始的。本周一,中国哈尔滨市忽然全城停水。在一片恐慌和猜测中,当局一开始说是谣言,并说是在检修全市水管系统。后来发生了“转折”,公布:是由于受到严重污染的松花江水的威胁而停水。周二,哈尔滨市正式宣布,停水至少4天。
人们这才得知:事情早在7、8天前就已经发生,在松花江上游河段那距离哈尔滨300多公里的吉林省吉林市。电影镜头推到了昨天,前天,更远。
今天(11月24日),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这“属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吉化公司双苯厂负主要责任”。
11 月13日,据说由于操作失误,吉林市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了一连串爆炸,死亡5人。周围半径2.5公里内,1万多人得到安全疏散。比漫天毒雾更严重的是,据张力军副局长说:污水经吉化公司的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据专家测算,流入松花江的苯类毒物约为100吨。超标的污染物主要是硝基苯和苯。当时,江水里苯这种剧毒致癌物质含量超标达108倍。
镜头停留:旱城
全城停水,给哈尔滨这个有380万人口的北国都市带来一片恐慌。德国之声德文网报导:成千上万的人乘坐飞机、火车逃离这个城市。旅行社说,两天内的火车票一概售完。市里的15个医院做好了治病救人的准备。
水没了,各家各户所有能装水的东西都用上了,从水桶到热水瓶,一个居民对记者说:“这种事我们还从来没有经历过。谁知道什么时候来水呢。”记者走进一些居民家庭,见到矿泉水瓶子一直堆到房门口,商店里的矿泉水、软饮料供不应求。
从附近城市开来的装满水的卡车在城里排大队。城里一些地方开始挖井。市政府向居民保证:取暖用水一定保证。在这个中国最寒冷的大城市,如果暖气也没了,那可真是无法想象的事。
今天(周四)凌晨,长达80公里的污染水段扬长进入哈尔滨。当局说,这个污水段将在40个小时后离开哈城。但是,至少停水4天的计划不变。也许还会延长。污水过去后,还要全面消毒。当局在寻找大量的活性炭,需求量为1400吨,但目前还只找到一半,700吨。
镜头及远:惶城
这个污染事故成了国际事件了。中国外交部通报了俄罗斯,并向俄罗斯保证,将严密观察水质变化,通报每一个动静。
污水的下一个目标是距离哈尔滨700公里的俄罗斯大城市沙巴罗夫斯克(有80万人口)。俄罗斯当局认为,污染水段将于本周末由松花江送入黑龙江,12月1 日抵达这个城市。而中国方面称,至少在二、三周后才会到那里。中国方面还称,等污水抵达俄罗斯,这水实际上将已经失去对人的威胁,经过一路的稀释、泥土吸附等。
可是这个俄罗斯城市已经陷入惶恐状态。居民们象中国哈尔滨的居民一样,开始大量囤积备水。在市里的许多商店,矿泉水的价格已直线上升。生产供应矿泉水的工厂订单早已满了,不再接受新的订单。
该市市政府也采取了措施。市长弗拉基米尔.波波夫说,市里已储备了5万立升的水。在“危机期间”,将有60辆运水车专给医院、学校和孤儿院送水。俄罗斯网络报“RUFO”说,虽然还没有达到象哈尔滨那样的恐慌,但“在俄罗斯,人们同样可以理解地处于高度神经紧张。”该媒体还介绍道:“苯是一种难以溶解于水的毒质,损害血液,导致癌症。吸入相当的量,会造成晕眩,抽筋,昏迷,心律干扰,甚至死亡。”
全过程-慢镜头
顺序整理如下:事故于11月13日发生在吉林市;官方说,吉林省是11月18日向黑龙江省通报的;哈尔滨本周一(11月21日)开始,周二正式停水;俄新社转述俄罗斯外交部通报,中国是本周二(11月22日)向俄罗斯通报松花江污染情况的;今天(11月24日),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对新闻界说: “今天上午,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谢振华会见了俄罗斯驻中国的大使,将这次污染事故的全部情况详细地向俄方做了通报。”
总的感觉:整个过程是用慢镜头拍摄的,许多地方严重脱节。事发5天后吉林才向黑龙江通报;哈尔滨市在接到通报3天后才忽然在不向民众作任何通报与解释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一开始还“辟谣”,甚至编造一个说法(“检修水管系统”);整个事件发生10天后民众才得知真相;整个事件发生10天后才向将受到涉及的俄罗斯通报。等到吉林的民众知道这件事,那剧毒的毒流早已过去了。
在中国,许多灾难是用特别慢的慢镜头放出的。等到民众、媒体知道,那个开端已经是许多天,甚至几个月前的事了。尤其是“软性灾难”:从80年代末的上海甲肝,到前年的非典(萨斯),到几个月来的禽流感,直到现在的吉林-哈尔滨毒流。也许,中国当局担心在民众中造成恐慌。也许,担心要承担的责任太大,不知道该由谁来承担。可是,用这个慢办法来压恐慌,压责任,已经被非典证明是行不通的。非典以后,中国说是要吸取教训。这次吉林-哈尔滨事件却又表明,这种“慢镜头”方法可以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了。即使上面要改,下面一时也改不过来。再慢一点,也许危害更大,后果更严重呢?松花江那一段已经从吉林市往下流了好几天了,是否已经悄悄地到处采取过措施了呢?谁能保证这几天里没有造就沿途众多的癌症潜伏病人呢?谁敢说这种“慢镜头”不是害人的呢?是顶戴花翎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德广联记者阿尔登拉特女士从北京发来的报导最后是这样说的:“几天后,中国将没有人再谈论这个化学事故。直到下一场灾难发生。”
德国之声
- 关键字搜索:
- 典型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