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古塔:全国第一高塔─汾阳文峰塔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的所在地就是以汾酒、汾州核桃和汾州小米,驰名中外的山西省汾阳市。

汾阳“文峰塔”位于汾阳城东两公里的建昌村,俗称“碱场塔”,也称“几水塔”、“文笔塔”等。据传,古人建此塔的本意,是为匡正汾州文风、民风,与其正西向的大型建筑群“石盘山”玄天上帝庙(已不存)遥相呼应,成为明末清初时期汾阳的一大奇景。

以“文峰塔”为名的塔,在全国各地屡有兴建,为数众多。其本身又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后的产物,是典型的文化载体,当年汾州府学子要入试时,都会来顶礼祈求好运。遍布各地的文峰塔中,“汾阳文峰塔”雄峙一方,独领风骚。

根据康熙《志〕寺观》载:“狮子庵在城东5里魏家碱场,庵后有文峰塔。清顺治年间,曾任明清两代国子监司业,当时最有名望的封建士大夫朱之俊,曰:“汾西山耸直,而异地(东南方)无文峰塔以应之,为缺憾事”。

清康熙时期《汾阳县志》记载:因子玄山人(张子玄,风水先生)谓:“地面生金,天九成之,四九得十三之数,乃合西方(佛家)塔之图说也”。朱之俊相信风水之说,认为汾阳县境西高而东南低,不利文脉,出于期望家乡日后人才辈出,遂倡议集资而建造十三层塔,在高度上以呼应耸矗的汾阳山。

文峰塔始建于明末清初康熙年间,外廓有平面八角形,砖造结构十三层,高85、5米,占地面积217.8平方米。该塔不设塔基和基座,从上到下全用砖造,在中国众多古塔中独树一帜。

塔身由青砖砌筑而成。外廓塔壁和内室塔壁组成套筒式结构建筑。内外部层数一一对应,塔道及塔窗宽阔,采光充足。外廓塔层之间以仿木构砖雕椽、飞、斗拱组成的塔檐相隔,全塔共有斗拱512攒。塔檐翼角升起,出檐甚短。整个塔身自下而上逐渐内收至塔顶,上下层之间收分明显,塔体轮廓线斜直向上。外轮廊予人十分刚硬的感觉,整个建筑雄伟挺拔,气势宏伟。

从底层塔门可进入塔内。每层塔室平面为四方形,塔室之间,以转折回廊式阶梯塔道相通,底层以上各层开设券窗。塔心室一至十三层面积相等,除第一层塔心室雕塑观音像之外,从第二层起,依次为鼠、牛、虎……等十二生肖,成为全国的生肖塔,是中国造塔艺术的精品。

“文峰塔”以其壮丽之美和丰厚的人文内涵,早已成为汾阳的标志和象征。民国13年的地震,塔刹部分及顶上二层半壁坍塌,塔身第五层以上严重裂缝。经维修,于2000年12月竣工。维修前残高度80.12米,维修后84.970米,一改昔日残损不堪、濒临塌落的旧貌,重新焕发出刚劲峻拔的风采,是中国砖塔之最,同时是中国古塔中最高,也是目前全国第一高塔。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