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天才能适应中国的社会环境吗

 2005-09-23 05:28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前两天看《大连晚报》的一则报道,讲的是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患上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由于医疗产业化的结果,许多无钱看病的人流落街头,而那些不幸中的万幸得以治疗的患者,常常被家人抛弃;在中国,患有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人,是被社会和他人嫌弃的,处于社会的最低层,这是一个被忽视、被蔑视的广大群体,由于自身存在精神疾病,加上不被世人理解和宽容,常常终生处于一种精神痛苦中。但这些患病的人,有许多并不是无法生存的人,报纸报道一个青年患精神病后,长年被家人锁在家中,后来被医院解救后,住院期间,医生发现他爱看财经类报纸杂志,便让其家人多引导患者这方面的爱好 ;此青年出院后要求炒股,其母亲给了他一些钱,谁知此青年在炒股中赚多赔少,逐渐发财,这引起其他股民的关注和讨教,这位青年人才不仅自己生活富裕了,而且有了一个对病人来说难得的社交圈子。

据西方有关科学家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天才生活自理能力差,普遍存在社会交往障碍。由于西方社会反感社会达尔文主义,反对残酷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纳粹理念,提倡人文精神,强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仰;在实际生活中,政府、社会、各种团体组织以及个人,都主动关心爱护弱势群体,给他们提供一个尽量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这样生活在西方的任何人都享受着人世间的温暖;而西方国家对天才的出现,本着以人为本的信念,保护、照顾、引导天才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给他们创造最好的环境,以使天才们最大可能地服务政府、社会和群众。所以,西方的天才们可以说层出不穷,创造了许多神话般的故事,也激励着整个社会的精神和理想。我们在西方影视剧中,可以看到许多这方面的传奇故事。

新中国建立后,也确实出现了大批的天才,可这些各方面的精英,大多是从西方留学归来的,在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但也有一些天才由于自身脾气性格的缺陷,归国后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礼遇,反而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对待,个别人甚至含冤死去,这都是悲剧的性格决定了悲剧的命运,而这种悲剧的命运完全是由那个悲剧的年代造成的。中国的知识分子经过几十年的政治洗礼,一些人的人格已经异化,更多的知识分子不再只醉心于学术研究,而是考虑适应复杂的社会因素,这使中国真正的大师们的数量越来越少,还活着的大多年事已高,成了一种象征和摆设。在过去计划经济年代,还曾出现了数学天才陈景润,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年代,再也没有天才出现了。为什么?

刚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神童,在十几岁就上了大学,可这些神童现已大多消失于茫茫人海,再也没有闪烁任何亮点。现在还有一些小小年纪就上大学的神童,可结局大多是因种种原因退学回家,其后的生活甚至还不如一个普通人。专家、媒体在对此现象报道中,详细地挖掘出这些天才是如何地有缺陷,如何不能与教师、同学、校方交流,是如何地无法生活自理,是如何不能做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于是天才们纷纷纭落了,于是中国不再出现天才。这与西方对待天才的态度有天壤之别,西方要求关照这些天才,以避免他们被俗世所淹没;而中国则要求天才们成为十全十美的人物,苛求天才们能够融入世俗的社会,甚至要求天才们处处表现得要比常人要强多少倍,结果是扼杀了天才!中国有产生天才的土壤,却没有适合天才生活的社会环境。

但凡是天才,必然有常人不及之处,也必有不及常人之处。陈景润虽然摘取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可他在许多方面是非常低能的,如果他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他要进精神病院,要么沦落街头,总之下场会非常悲惨,哪里会有他的数学研究成果出来。美国的天才约翰-纳什,在美国政府眼中属于国宝一级的人物,可他要是在中国,进精神病院是他唯一的出路。实际上,天才、妓女、乞丐、同性恋者、残疾人都是属于弱势群体,如果政府、社会不对他们格外保护和照顾,他们只能生活在社会最低层,并最终自生自灭。由于现在的中国社会竞争残酷,人与人之间缺乏真诚和关爱,部分中国
人为了发展中国经济,动辄就要牺牲其他中国人的利益,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极其低下,天才们就是在这种缺乏人文的社会环境中夭折了。

国家的财富主要包括两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社会资源里面最主要的就是人才。现在的中国社会各领域中,确实存在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但这些人都是人才,而不是天才;人才就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而天才更是可遇不可求。中国的“官本位”体制决定了,当人才或天才出现时,往往是给他一个官职,然后寄希望于他能运用自己的才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除了政治方面的人才可担此重任外,其他方面的人才好象并不能完成此类任务,而让天才担任官职,感觉更象赶鸭子上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更何况天才的才华虽然出众,但他们往往有致命的缺陷,常常是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何来照顾其他众多人等呢?!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才华越大,那么这个人的缺陷越严重。我们是把这类人视为鸡肋呢,还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中国岁数大的有一定权势的人,在面对不听话的年轻人时,常常习惯对其“整整”,非要把不听话的年轻人整得有皮没毛,许多才华横溢、恃才傲物的年轻人,就这样被修理成窝囊废,或者失去理想成为了混世魔王;而不懂世事的天才们,在这种修理之下,基本都被整成废人了,还没有崭露头角,就已经终其一生!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和事,苛求人才的结果是找不到人才,而天才更不是要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通过领导的整治,培养出“听话”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吗?笔者表示怀疑!

当年朱容基任国务院总理期间,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改革,由于其脾气性格过于急燥,希望在短时间内让诺大的中国有个新气象,在许多方面没有考虑周全。做为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做为主流经济学家们,没有对朱容基的经济改革提出任何异议,并且不断为朱容基的改革叫好鼓掌,甚至认为朱容基的改革还是过于谨慎;正是这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们把持了话语权,利用舆论大肆扇风点火,导致朱容基这个老政客在一片赞扬声中迷失了方向。笔者认为朱容基人格高尚、嫉恶如仇、从谰如流,是笔者所尊重的领导;笔者也认为他的经济改革大方向是对的,但他在众多趋炎附势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的吹捧中,没有听到建设性的意见,结果社会出现了动荡,基层群众生活苦不堪言。现在朱容基退休了,第四代领导班子开始纠正冒进中的错误,当年吹捧朱容基的主流经济学家们,反戈一击,批评朱容基这也做错了、那也做得不对;不知退休的朱容基面对这种情况有何感想?

这些主流经济学家们是人才吗?笔者感觉他们更象精于投机的政客。如果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仗着雄厚的知识自称为天才,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羁,恐怕中国也要断送在这些“天才”手中了。建国几十年对知识分子的洗礼,造就了一大批没有独立人格的高级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利用掌握的知识,不是为政府、为社会服务,而是想办法投靠权力以获得利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也开始投靠大资本家们,目的也是为获取利益。这十几年的经验教训证明,这些主流高级知识分子、经济学家是不可靠的,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根本没有社会责任感,他们的才华表现在政治投机和经济投机上。笔者认为,等到江泽民死后,他们便会公开痛批江泽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天性使然!

天才不再出现在这个国度,只剩下一群逐利的如商人般的投机知识分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政府真的希望中国出现天才吗,领导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谁把中国的知识分子改造成如此模样,应该值得我们深思!

邮编:116000
大连市西岗区公安分局治安管理大队 李 扬
2005年9月18日首发于《中国报道周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